古代有名的街边小吃?
1、擂茶:是一种汉族特色食品,主要流传于湖南常德、益阳等地,起于汉、盛于明清。
2、饺子宴:是陕西西安地区汉族传统名小吃,正式出现于唐朝初年,是以饺子为主的宴席。
3、千张:是浙江湖州传统的汉族名点,用纯精肉、开洋、干贝等作馅,豆制品千张作皮包成。
4、福州肉燕:又称太平燕、扁肉燕,因形状似燕而得名。
6、醪糟: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小吃。
7、社饭:就是在社日时吃的饭。
8、桂花糕:出现在明朝末年,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为原料制作而成的汉族美味糕点。
中国古代街头小食?
古人最爱吃的5种街头美食,图1火遍大江南北,图4却几乎“绝迹”1、冰糖葫芦: 源自老北京的冰糖葫芦可谓是国民零食了,酸甜可口的味道在咬破糖皮的那一刻就征服了天南地北的人们。 简单的做法更是让冰糖葫芦火遍了大江南北,小时候一听见叮当的玲儿声就十分的激动。 不知道古时候的小孩子们,听到“卖冰糖葫芦呦”,是不是有着跟阿郎一样的心情呢
2、茯苓饼: 这个零食有争议,现代的有人喜欢,有人觉得不好吃,不过在古代薄如纸入口即化的茯苓饼可是一道不可缺少的零食哦
3、龟苓膏: 这个龟苓膏吃起来像现在的果冻,在古时候可是大户人家才能吃的起的。 现在工业发达,生产力富余所以一般人在超市买到龟苓膏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4、糖画: 糖画这也算的一项手艺活,据说最早是庙会上才有的。 小时候也是有见到,可惜时至今日已是几乎“绝迹”在街头巷尾中。 糖画不仅味道诱人,更人喜欢的是画出来栩栩如生的各种形象。 在一些老师傅的巧手上,一些糖画更是人不舍得下口。
5、黑芝麻糊: 现在也还是不少人的早餐必备,还兼顾美容养颜功效。 古人吃它一半是为了美颜,一半才是为了解馋。 而现在嘛,就是想吃就吃喽。
古代夏天的路边摊小吃?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土耳其,许多十字路口都有小贩在贩卖热鲜肉,有烤鸡肉和烤羊肉。奥斯曼土耳其是世界上第一个将路边摊纳入管辖范畴的国家,该国在1502年颁布法律,对街边小吃实施监管。
14到16世纪的中美洲阿兹特克人在市场上贩卖各种饮料,以及多达50余种的墨西哥玉米粉蒸肉。西班牙在秘鲁建立殖民地之后,许多欧洲食物传入美洲,例如麦子、甘蔗和牛羊肉。当地人除了延续自己的传统食谱,也开始在街边贩卖烤牛心。
在北美洲殖民时期,路边摊贩售卖牛肚辣味浓汤,烤玉米穗,以及各种糖果和水果。在二十世纪头十年之前,牡蛎一直都是一种廉价的路边小吃,此后的过度捕捞使得牡蛎价格上涨。纽约的路边摊有严格的营业时间限制,到1707年,路边摊在纽约彻底被禁。许多非裔美国妇女在18和19世纪靠路边摊为生,主要贩卖水果、蛋糕、坚果、咖啡、饼干、果仁糖等等。
19世纪40年代的巴黎见证了炸薯条的诞生和兴起。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也有很多路边摊,主要贩牛肚、豌豆汤、裹着黄油的豌豆荚、海螺、对虾和鳝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