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小吃?
1、扁豆焖面
扁豆焖面是一道北方名吃,有很多地方做法,常见的有内蒙做法和山西做法,此处介绍山西晋东南地区的做法,特点是用的面条非常细薄,用油搓防止粘连,做的时候要先把面条蒸熟,再和扁豆一起焖。这样做好的面干香筋道、唇齿留香,在山西焖面又称之为“卤面”。
2、上党扯面
上党拉面又叫抻面、扯面,是长治地区传统小吃的代表,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不同于兰州拉面,面条更粗且更有韧劲,其特点是条长、细匀、韧劲十足,尤以襄垣扯面为代表,再加上精心制作的卤子,配上小葱、香菜等调制的小料,柔韧爽口,有浓厚的乡土风味,让人赞不绝口。
3、长子炒饼
1、阳城烧肝2、阳城肉罐肉3、沁水苏庄风味黑山羊4、陵川清炒野山菌5、陵川石头炒鸡蛋6、陵川党参炖土鸡7、泽州酸菜黑圪条8、泽州巴公烧大葱9、高平烧豆腐10.高平十大碗
食笋的食竹笋文化历史?
中国人食笋的历史久远,《诗经》时代,竹笋就成为食物,早在商朝竹笋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食品。晋朝戴凯所著的《竹谱》一书中,曾介绍过70多个竹子品种及不同竹笋的风味。宋代德清僧人赞宁在所著的《笋谱》中,记有80多中竹笋品种。
竹笋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雅食。很符合文人雅士的心情与口味,松、竹、梅被称作岁寒三友,竹子自然成为清高的象征。中国素有竹文化历史,竹笋是竹文化中脍炙人口的一个“零件”。它使竹文化的韵味进入饮食领域。
夫子庙里面有什么?
夫子庙里有:1.学宫,学宫原有“东南第一学”门坊,包括明德堂、尊经阁、青云楼、崇圣祠等古建筑。2.大成门,大成门进入棂星门,迎面便是大成门。3.乌衣巷,乌衣巷位于夫子庙西南数十米,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原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
1.学宫
学宫位于大成殿后街北,原有“东南第一学”门坊,包括明德堂、尊经阁、青云楼、崇圣祠等古建筑。明德堂是学宫的主体建筑,科举时代秀才每月逢朔望都到这里听训导宣讲。中国的学宫都称“明伦堂”,而夫子庙的学宫独称“明德堂”,据说是宋代文天祥题写的“明德堂”匾额之故。1986年明德堂维修时又修复了两旁的“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
2.大成门
大成门进入棂星门,迎面便是大成门。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化做了集大成的工作,此门因名“大成”。门前石狮雄踞,门左右辟角门。门内两侧分列四块古碑。《孔子问礼图碑》,一说为南朝齐永明二年(484年)遗物,《集庆孔子庙碑》,元至顺元年(1330年)刻成,《封至圣夫人碑》,元至顺二年(1331年)刻成,《封四氏碑》元至顺二年刻成。
3.乌衣巷
乌衣巷位于夫子庙西南数十米,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原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据宋代《景定建康志》卷十六引《丹阳记》,此地原为三国吴乌衣营所在,因而得名。为纪念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曾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仕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
夫子庙,可以乘船游览泰淮河,充满诗情画意
夫子庙步行街,全国最大的古色古香的步行街,有丰富的好吃的传统小吃
夫子庙里,贡院,科举考试的博物馆
夫子庙有许多历史古迹,游览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