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什么好吃的?
1、各式糕点
唐朝的美食注重色香味俱全,无论菜肴还是点心充满了艺术造诣,不光赏心悦目,味道也令人赞叹不已。比如用米粉染色制作的各式糕点,其中“水晶龙凤糕”、“花折鹅糕”、“糯米糕”、“奶酪樱桃”最受欢迎,普通老百姓当作甜点吃,贵族和官家直接当主食。
2、胡饼
唐朝百姓一日两餐,偏远地方每日吃三餐,饮食结构以饼子和米饭为主。
民间饼子的做法多达数十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胡饼、煎饼、烧饼、汤饼等,其中胡饼最受欢迎。白面饼胚抹油撒芝麻,放炉子里烤熟,咬一口焦香酥脆,关键是保质期长耐储存,是老百姓居家或出远门的饱腹良品。
3、冷面
除了汤汁滤油后可泡茶的萧家馄饨,唐朝坊间流传着一种名叫“槐叶冷淘”的冷面,槐叶汁水和面煮成面条,放入井水中自然冷却,吃进嘴里清爽甘甜、消暑解热,带来大自然的气息。
陕西美食八大怪顺口溜?
陕西八大怪顺口溜:
老婆帕帕头上戴,家家房子半边盖。
板凳不坐蹲起来,面条宽得像裤带。
锅盔大得赛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
秦腔大戏吼起来,姑娘一般不对外。
扩展资料:
第一怪板凳不坐蹲起来:“蹲景”成为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最有名的亮点,这一怪独步天下,关中人的“蹲景”是地球上的绝版。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实属一种硬功夫。
第二怪房子半边盖:传统的中国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结构,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安间”房,又叫上房。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结构都是厅房、两边是卧室。 一个院落除了上房还有偏房,在关中叫厦子房,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边盖的“怪”房子。
第三怪姑娘不对外:关中男人还不错,那么,这里的姑娘自然爱嫁当地郎。且八百里秦川自古都是自给自足的宝地,风调雨顺,物产丰富,缺灾少害。所以,民殷实而安于现状,不思外出谋生。
第四怪帕帕头上戴:过去人的生存环境差,黄土高原上风刮尘扬,烈日毒辣,妇女们出门干活串户就顶块手帕,年轻的妇女把手帕戴出许多花样来,成为风情和装饰。
三原名小吃?
羊肝夹膜,它以筋韧柔软,鲜美适口,营养丰富,别具风格为特点,素为人民所喜爱。 且博得群众给予“蚂蚁上树”的雅号。
窝窝面,色泽绚丽,鲜香醇厚的窝窝面,历史悠久,誉满关中,深受人们的欢迎和称赞,有道说:“美味佳肴都尝遍,为首还算窝窝面”的美称。
笼笼肉,系本县独创的风味小吃。 晚清创制。 经老市场生产的最佳。 该品在吸取川菜荷叶蒸肉,米粉蒸肉、香炸蒸肉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创制而成。 以生鲜肉佐以辅料蒸成,色泽红亮,咸辣兼备,肥而不腻,营养实惠。 现已推广到西安及附近各县;本农村已普遍用于宴席就食。
疙瘩面,系光绪年间城内“悦来馆”的伙计,绰号“帽盖李”者创制。 其特点是:面条细长柔韧,臊子油而不腻,浇酸而香。 细品慢咽,回味悠长。 本品食用的方法也很讲究。 食用前,先舀一小碗酸汤,谓之“渴汤”尝鲜。 食用时需小碗两个,一碗盛酸汤,一碗盛面条(约50 克)。 食汤面时,向面碗内浇上臊子,倒入酸汤;食干面时,用筷子挑起面条,在酸汤内涮热涮匀,然后放回原碗,浇上臊子。
南点心 ,以本县传统糕点与引进、改进的南方糕点配装而成,属于本县传统食品之一。 在同一包内,由17 种形态各异、风味独特的糕点配装组成。 其名称有:鸡油饼、黑白太师饼、腰子酥、玫瑰墩、合子酥、小松饼、大松饼、杨酥、梅酥、红状元、黄状元、茶酥、麻酥、菊花酥、佛手、小桃酥等。 该品宜鲜食,不易长存。 该品以县供销食品厂申肇明(原南茂号名师)制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