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鬼城什么时候建成?
丰都鬼城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建成。
鬼城
丰都的别称
丰都鬼城旧名酆都鬼城,古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位于重庆市下游丰都县的长江北岸,是长江游轮旅客的一个观光胜地。丰都鬼城又称为“幽都”、“鬼国京都”、“中国神曲之乡”。鬼城以各种阴曹地府的建筑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内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桥、黄泉路、望乡台、药王殿等多座表现阴间的建筑。
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丰都鬼城,是一座起源于汉代的历史文化名城,被人们传为“鬼国京都”、“阴曹地府”,成为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它不仅是传说中的鬼城,还是集儒、道、佛为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是长江黄金旅游线上最著名的人文景观之一。发源于丰都鬼城的小鬼鸡麻辣鸡是重庆的一张美食名片。
丰都鬼城景区分为鬼城名山风景区和鬼王石刻风景区。
2015年12月,鬼城名山景区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
土木堡之役的惨败是女人干政的结果吗?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失败***,和宋代的靖康之耻类似。但靖康之耻是因为金国太强,北宋实在打不过。
而土木堡之变,则完全是大明王朝自己送人头。少年天子明英宗带领五十万明军北上抵抗瓦刺入侵,结果被几万瓦刺军队杀得大败,五十万军队全军覆没,随军大臣几乎全死,明英宗自己也被俘虏,实在太惨。
在国力强盛的明朝初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惨的土木堡之变呢?
1、军事战术上的失误
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从英宗决意出征到军队开拔,仅仅用了两天进行军事准备,50万大军战争所需要的粮草岂是两天就能准备完成的。由于粮草准备不充足,在部队行军到大同之前,军队的后勤补给就已经跟不上了,加之天气寒冷,许多士兵冻死饿死。整个明军的战斗力已经不行。
在英宗选择撤退的时候,更是来回变更撤退路线。这个操作是很致命的,直接让明军后卫京营被瓦刺的军队咬住,英宗先后命恭顺侯吴克忠、派成国公朱勇和永顺伯薛绶迎战,这三人都是跟随成祖朱棣南征北战的老将。
但依旧不敌也先率领的瓦刺骑兵。结果其所率京营全军覆没,先后战死。至此明军最有战力的部队被全部消灭。
2、明朝败坏的军政制度
在英宗眼中自己的明朝是强大的,但其强大也仅仅是英宗的个人幻想,早在英宗即位之初,明军的战斗力就已经孱弱不堪,全国军队缺额严重,明面上10万人的军队,实际人数可能还不到3万。
京营是明朝的禁卫军,可以说是待遇最好的军队,但即使是这样的军队,也出现了大量的缺额,甚至达到了三分之二。
“土木堡之变”被视为明代由强盛转向衰弱的国变,明英宗被俘也创造了明朝历代皇帝“天子守国门”最为严重的一次败绩。
当时明军人数大概有五十万,而也先的军队最多不过五万人,在双方军队人数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也先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就全歼了明军,俘获了明英宗,这实在是太离谱了。实际上在这场战役发生前,隐藏着明代军政的***,以至于明军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就被敌方全歼。
事实上,早在明宣宗时期,京营就存在严重的***问题。明英宗刚继位时“在京七十七卫,官军士校尉总旗二十五万三千八百……今各营操练仅五万六千,选用不敷况。”就是上报的40 余万兵额,实际上只有 25 万人;而京营的兵力只有5 万 6 千人,而和上报的18 万总兵额相比,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可见当时明军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到了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发前,兵科给朝廷上报的 320 万兵额,实际连一半人员都不到。
我们可以参考正统三年,兵部右侍郎于谦在奏文中写到“天下都司卫所发册坐勾逃故军士一百二十万有奇”,这说明在土木之变前,全国卫所的空额问题已经达到了 120 万之多,土木之变时发生明军兵败的情况并不奇怪。
明朝军队空额的原因很多:(1)除了士兵对从军本身的抵触,而且各军官克扣士兵军饷,收受军人贿赂,私设军人为家仆;(2)后勤筹措拨发银两过程中***严重,在供给衣装等军资时侵夺军资;(3)从派遣调用角度讲,工部役占士兵营造建筑、替官营作坊劳动等,都是造成明军***的原因。
朱元璋在建国时,杀了很多因***的官员,而且他设计了一套非常复杂的监督体制来制约***。但朱元璋死后,这套监督体制,并没有被延续下来。
比如以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戌之变”为例,俺达犯京师,皇帝急命京营出战。
但是京营军在籍几十万人,实际居然只有五、六万在编人员,“户部支粮则有,兵部调遣则无”、“今之提督武臣……平时则役占营军,以空名支饷,临操则四集市人呼舞博笑而已”。这说明朝廷的监督机构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这些监督机构也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