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省的川菜馆是正宗的吗?
别的省的川菜馆是否正宗,要区别甄别,不能一概而言。总体来说,别的省的川菜馆,不正宗的居多,主要原因是:
1.有的外省人只学了一点川菜的皮毛,就以川菜馆的名号进行经营;
2.有些别的省的川菜馆虽然由川菜师傅掌勺,但为了适合当地人的口味,要进行变化。当然,别的省开的川菜馆也有正宗的,我就在北京的两个川菜馆吃到了很正宗的川菜。
陕菜要比川菜好吃,为什么没有川菜出名?
中国有老四大菜系:川、鲁、淮、粤,改革开放以后,又开发出了新四大菜系:湘、闽、浙、徽。除此之外比较有名的地方菜还有:京、晋、津、豫、沪、苏等,东北菜近几年发展的也不错。
陕西的西安是六朝古都,也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比较不错的旅游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就有饮食文化。在北京的西安驻京办事处餐厅就经营陕西菜,像什么葫芦鸡、蒸三鲜、带把儿肘子以及陕西凉皮、羊肉泡馍、陕西肉夹馍、热米皮、骚子面等。
陕西菜之所以不如其他菜出名,走不出山、陕、甘、宁这一带,是受了地域发展的影响。咱们就拿山西的晋菜来说,山西的晋菜能走到北京,这和晋商有着很大关系。晋商和徽商遍布全国各地,这些客商就把自己家乡的菜带了出来,并得以发展。
再说川菜,依长江而发展,受地域和湿冷气候的影响,形成了自己饮食结构和习惯。现在川菜分成新、老两大派,特别是新派川菜还在不断的发展,这点上陕西菜就比不上川菜。
我是西安人,我觉得陕西只有小吃和各种面食。所谓的陕菜貌似都是吹的噱头,完全没意义,因为四大菜系没听过陕菜,八大菜系中国的“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也没听过陕菜。其实我倒是认为,觉得陕西中国第一,西安世界第一的人应该多出去走走,多出去看看。
川菜那么油,为什么感觉四川胖子不多啊?
看了好几个回答,发现好像大家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真的都在试图解答“为什么川菜油,但是四川胖子不多”这个问题,我们就来客观的用事实说说吧。
在正式解答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胖子”的定义。按照全球比较普遍的标准,我们用BMI指数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属于肥胖状态,具体方法如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情况哦。
题目问题是:【川菜那么油,为什么感觉四川胖子不多啊?】
我们的解答是:题目的这种“胖子不多?”的疑惑是一种错觉,或者说是时间还没到。
虽然四川放眼全国来看的话,肥胖人群指数可能排不进前3,但是随着近十几年来的高油盐饮食潮流,四川的肥胖人群比例提升的速度可以说是全国之最了。根据之前四川省卫计委发布的情况来看,在2005年的时候四川有8212.0万人口,其中肥胖人群大约有427.0万,到了2014年的时候四川总人口有所下降,大约有8140.0万人,但是肥胖人群却翻了一倍,增加到了903.5万人,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欧洲一些小国家的全国人口了,所以胖子并非不多,只不过我们国土辽阔而已。
不过如果说人口趋向肥胖完全是“川菜的锅”,我是不同意的。因为随着局势的稳定,生活的富足,全世界的人都在“变胖”。从1***5到2014年之间,全球的肥胖人口从1.05亿增长到了6.41亿,肥胖是一个全人类都在面对的问题。而且据国内2015年的统计来看,普遍还是北方的高纬度地区肥胖指数比较高,排行前三的就是河北、内蒙古和新疆地区,而肥胖率最低则是福建、浙江和江西。
但是如果川渝地区的饮食中,类似“油多盐多味精起坨坨”的潮流继续兴起,可能慢慢的四川地区的肥胖指数就会继续不断攀升了。我看过的一些纪录片中,也有很多川菜老师傅很是忧心,在他们的印象中川菜并不是现在这个风貌的。所以我觉得是时候给人们新的健康、美味的定义了,不要总是一味的寻求味觉和视觉上的***,让川菜回归到“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真谛才是关键,给人们解心宽似得安抚“做菜油多也没事,吃了不胖”的观点并不是很好。
最后说几句关于“胖”的事情吧。我觉得“胖”在一般情况并不是贬义词,这只是一个中性质的形容罢了。只要不是已经开始影响健康的情况,我是从来不会减肥的,也从不建议任何人减肥。为了被他人观点营造出来的“审美”而过分苛责自己的话,实在是没什么道理的事情,一切以身心健康为主。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