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说出一道菜,它代表着你童年的记忆?会唤醒你什么记忆呢?
我这一辈子记忆最深刻的一道菜就是一只野兔,这一只野兔代表了父爱的伟大,父爱如山,父爱如天。我是60后,在我9岁那一年,我得了一场大病,那个年代生活都很艰苦,都是靠挣工分吃饭,我父亲为了多挣一点工分就报名去挖大沙河去了,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无意间逮住了一只小野兔,我父亲把这只小野兔杀了,烤好之后用一个麻叶包住给我带回了家,这就是我人生中这一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菜,也是我这一辈子忘不了的菜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童年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独一无二的,绝大多数人的的童年都是无忧无虑的。70年代的我在农村度过的童年时期,回想那个年代不像现在的孩子,有这么多电子产品玩,有这么多美食吃。那个年代,一个月能吃上一两次肉,就是很奢侈的了。我的记忆深处,印象最深的就是“吃猪油渣”了,这道菜唤起我对童年满满的甜蜜又温馨的记忆
记得那时的我们,每每放了学,就和小伙伴们,光着脚丫在田地间尽情的撒野,小河里一起摸鱼,一起爬树掏鸟窝,吃鸟蛋,在开满油菜花的地里捉迷藏,时不时的还摘些油菜花来吃,甜甜的花蕊,沁人心脾。小伙伴们撒着欢,你追我赶,不知不觉就到家了。着急忙慌的到厨房找吃的,闻着喷香的炒菜香味,就知道老妈又把用来炒菜的猪板油,熬出的油渣放上盐,给我们捞在旁边了,我和妹妹哄抢着,虽然烫的嘴起泡,但还是两下就给吃光了。脆崩崩的感觉,别提有多香了,这是我童年记忆深处,最好吃的零食。直到现在我都喜欢吃猪油渣,只不过改良了一下他的吃法,用猪油渣炒饭,里面再掺些胡萝卜丁,个人觉得比蛋炒饭好吃多了
以上就是我对童年一道吃食最深的记忆,抹不去的“猪油渣”,不光是在我的内心深处扎根,应该也是在很多70,80后的同龄人心中扎下的根吧!大家都应该有着同样的记忆。欢迎朋友们留言,关注,方芳美食感谢你的支持
我记得小时候的猪肉汤,就是新鲜猪肉用薯粉,盐,茶油先腌制一下,然后在锅里烧开水,水开后下锅,下锅后的猪肉不要翻动它,先让它自己煮两分钟,在起锅,撒上葱花,开吃。
可能是因为以前的猪肉饲料吃的少,猪肉很鲜甜,在乡下每次只有逢圩的时候街上才会有猪肉卖,但也不是每次都有,可能那时候小,每次都是我吃的多,我记忆中的猪肉汤就是纯猪肉,不像现在大家煮个肉汤会加各种蔬菜,香菇,金针菇,海带等等,所以记忆中的汤就是猪肉汤,很纯正的汤汁。那时候家家户户还会养猪,我还记得奶奶在家剁猪草的样子,只是现在的猪肉再也没有小时候饿那个味道了。
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我童年记忆最深的一道菜,就是豆花饭。小时候我家住在一个偏远小镇上,由于当时是个水码头,又通铁路并设有站台,因而水陆非常方便,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繁华一时。由于来往过路客多,大家都是急到赶路或者上下物资,所以一碗豆花,一大钵甄子饭,一碟蘸水,又快捷简单实惠方便,成了他们吃饭标配。在奢侈点的就外加点一瓶江津老白干。所以老街沿线两排,巅峰时开有20几家豆花饭馆,其中最出名的当是张豆花。他姓张,一家人口众多,子女都有五个。其中老三老四是儿娃子,和我从小称兄道弟长大。小时候调皮又贪吃,我们经常聚起耍,饿了我就跑他店里蹭豆花饭吃,看到别人一口豆花在茗一口小酒,好逍遥自在,暗自发誓,长大了自己也要这种吃法,边蘸边喝。后来他们店太出名,就分家又开了分店,我也搬离到城市生活了。不过我嘴馋始终忘不了,时不时天还没亮就开车往镇上赶,到了先舀第一锅才出的豆花,在酝上二两小白,后刨两碗白饭,扫尾喝瓢窖水,和老板兄弟拍拍肩膀走人。豆花饭陪伴我和发小从童年到中年,乃至到老,它始终是我的最爱。
土豆丝饼: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冬天土豆好存放,没事妈妈就把土豆切细丝,越细越好了,加点盐葱花淀粉和食用油,放进大锅里,煎制两面金黄,我感觉那时候没有比这个更好吃的了,人间极品呀[呲牙]
二十年或者十年来,你家的年夜饭有什么变化吗?
二十年或者十年来,你家的年夜饭有什么变化吗?
谢邀!二十年前,我家四口人,我们夫妻,一儿一女。父亲跟弟弟过,母亲已故世。
我是个教书匠,那时候工资也很低,妻子在农村,没有什么钱,两个孩子又正在读书,很需要用钱。一到过年,正需要大量用钱的时候,钱往往就是捉襟见肘,因此走亲戚的礼物都很简单,所以很多亲戚都认为我家很小气,不太愿跟我家交往。
过年的年夜饭就由***办,妻子做帮手,两个孩子十多岁,只能看电视,也不能指望他们帮忙。由于平时节俭惯了,过年也非常简单,就煮六个菜,卷春筒是我经常做的,既经济又好吃。做一个红烧鲫鱼,只买一斤左右的。煮一碗捶鱼。炖一碗鸡肉。做一碗扣肉或红烧排骨,炒一个家常菜。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过新年,吃年夜饭。给孩子的压岁钱最多也就十至二十元左右。鞭炮也就买一架小小的米炮,“噼里啪啦”交个程式。孩子过年也是欢天喜地,围坐在一起,觥筹交错,举杯把盏,互祝吉祥。晚饭后看春节联欢晚会到12点,守岁度过新旧交替的临界点。放完鞭炮才去睡觉。
现在,一家六口人,我们夫妻,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女儿已出嫁。我退了休,我的养老金供全家日常生活开资就足够。儿子儿媳赚的钱,除供孩子上幼儿园外,就留作他们事业的发展。所以钱就比较充足,妻子花钱总是大手大脚,走亲戚的礼物也比较大气。平时的菜肴鱼肉不断。
一到过年,由妻子下厨,我作帮手,儿子儿媳陪孩子玩。一般年夜饭就煮十二个菜。1、卷春筒是传统菜肴,不能丢;2、清炖鸡肉不能少;3、清蒸鲈鱼,寓意深远的,也不能少;4、红烧排骨、5、红烧猪脚、6、扣肉;7、炸鱼块;8、狮子头;9、酿豆腐;10、蒸龙虾;11、酸菜炒肉;12、炒青菜。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轻酌慢饮。给孙子孙女的压岁钱,用红包包着,数字比二十年前的压岁钱翻了数十倍。年夜饭后看春节联欢晚会,也会守岁到12点。只是禁止了放烟花炮竹,似乎年味淡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