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潜艇不能发射防空导弹打反潜机呢?
也许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问吧,潜艇为什么要安装防空导弹呢?这不仅仅一个技术问题,以目前的技术,潜艇防空上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更是一个逻辑问题,或者说:潜艇到底是什么样的作战装备?
现代反潜机因飞行速度快、搜索范围广、打击迅速,确实是潜艇的主要敌人,到目前为止,安装有防空导弹的潜艇绝对是异类中的异类,一个根本就没有流行过起来的设计。
现代潜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追求隐身性能,不被对方发现,潜艇属于玩偷袭的角色,不会与对手正面交锋,强调在不被对手发现的前提下,了起攻击。潜艇对抗反潜力量的唯一的方式就是隐蔽起来,不被对方发现,安装防空导弹实质上与强调隐身的特点相违背。
潜艇可以通过下潜到一定深度,借助水层的掩护来保护自己,可是使用防空导弹,这意味着他必须上浮的接近水面的位置,这就等于自己主动暴露自己的位置,违背了潜艇作战的使用原则。同时使用防空导弹打的反潜机,无论成败,都暴露了自己的方位,这等于告诉对手,有潜艇正在某个群里的活动,必嗯然招致对方反潜兵力的围剿一样。
从潜艇诞生开始,人们对潜艇技术的认识就一直保持隐蔽性第一的理念,其他性能都必须为这一点让路,虽然在也没出现过高速度,大潜深的构想,可惜后来都证明是另类,没有发展起来,有关潜艇防空的问题,一直有过想法,但是从没有成为主流,技术上可以研发,但是各国军方从没有相中过。
反潜机飞行速度快、搜索范围广、打击迅速,在反潜作战中确实有着先天优势。世界上大部分潜艇都没有装备防空导弹,但是也有潜艇装备了艇载防空导弹,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两款:俄罗斯“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和德国212型常规潜艇。
“台风级”战略核潜艇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潜艇(将来短期内也很难有潜艇会超过),最大水下排水量超46000吨,庞大的身躯除了能携带20枚P-39潜射弹道导弹、6具533mm鱼雷发射管以外,还配备了8具“针”式艇载防空导弹,使得“台风级”战略核潜艇能够在潜望镜深度发射防空导弹反击反潜机。俄罗斯之前出口伊朗的“基洛级”常规潜艇也装备了此款潜射防空导弹。
苏联时期“台风级”战略核潜艇群(这一壮观景象一去不复返了)
俄罗斯“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大家知道其搭载的潜射防空导弹在哪里吗?
德国212级常规潜艇是德国海军目前的水下主力,得益于德国潜艇设计方面的高超水平,在1800余吨的体型上安装了6具533mm的重型鱼雷发射管,同时还装备了由德国和挪威联合研发的IDAS潜射防空导弹。IDAS潜空导弹弹重只有60公斤,但却有15公里的射程!
IDAS潜射防空导弹发射管状态的IDAS防空导弹
212级常规潜艇攻击空中、海上目标示意图
潜艇虽然可以装备潜射防空导弹,但是由于水下无法对空中目标进行有效的搜索,一般情况下必须上浮至潜望镜深度才可以搜索和发射,而此时是潜艇最危险的时刻,反潜机在数十公里外就可以发现潜望镜深度的潜艇、并在潜空导弹射程外发射反潜导弹进行攻击!个人认为,潜艇最大的威胁是其隐蔽性,装备潜射防空导弹的实际作用并不大!
潜艇就应该去发挥潜艇该有的作用,防空就交给水面“卫队”吧!^_^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讨论交流。
大家好。我是崤山小虎,一位军事迷,谢谢邀请来回答这个问题。
“小偷”时刻惦记着“银行”,“银行”呢为了安全起见,雇佣了“安保”,来防止小偷对银行的破坏。小偷虽然偷不了银行,可是“大盗”破坏“安保”,偷盗“银行”的事情,大家肯定在电影里经常看到。
“小偷”的目标是偷“银行”,所以他的主要手段应该用在攻击“银行”上。
潜艇是航母的杀手锏,这地球人都知道,再加上潜艇本来深潜海底,舰上空间有限,如果不发挥自己“暗箭伤人”的特长,把主责主业用在对付航母上,那就是典型的败家。有潜艇在,便可以极大的压缩航母的“***走位”,慑打并举,潜艇对舰船的封锁,无疑是航母不敢逾越的雷池。
二、潜艇攻击反潜机必定会暴露自己。
潜艇攻击反潜机无异于“兔子蹬鹰”,是一步险招。
1.潜艇与基地的通信只能依赖于长波通信,深潜海底,获取信息只能依赖于基地,但只要通信,被定会被反潜机盯上。
2.潜艇攻击目标必定会上浮至水面位置,有的甚至到潜望口的位置,这样呢,反潜机一定会告诉航母,潜艇就会成为舰载机和驱逐舰的大餐。
3.反潜机本身具有MAD(磁异探测)系统。只要潜艇运动,能精确定位潜艇的位置,如果潜艇处于待机状态,就会投放声呐探测器,妥妥的把你定在海中。去年,俄罗斯基洛级潜艇不就被韩国反潜机***打脸了吗?
三、潜艇攻击反潜机“鞭长莫及”。
众所周知,反潜机(包括固定翼反潜机和反潜直升机)是潜艇的天敌克星。潜艇如果碰上了反潜水面舰艇,还可以使用自己携带的鱼雷或者反舰导弹奋力一搏,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但是如果遇到反潜机那就彻底杯具了,除了拼命逃跑以外就只有向上天祷告,祈求自己能够躲过一劫。有的网友肯定会说,既然如此给潜艇装上防空导弹不就行了?至少不会光挨打不能还手嘛。
反潜机是潜艇的天敌克星
其实这个想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且有不少国家已经发展了专供潜艇使用的防空导弹系统,有的是在水面航行状态下发射的(比如俄罗斯的SA-N-5潜空导弹系统),也有的是在下潜状态下发射的(比如法德联合研制的独眼巨人潜空导弹系统)。当然前者技术门槛较低,改装使用方便,直接装在潜艇指挥塔围壳位置即可,非常方便实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潜艇使用。
独眼巨人潜空导弹系统
后者由于制导方式复杂,改装难度大,成本费用高,只有军事大国才舍得花这笔银子。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发射方式的潜空导弹,制约其作战效果发挥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导弹本身,而是潜艇对于空中目标的观瞄感知能力实在是差强人意。原因很简单,潜艇是水下作战平台,主要探测手段是各种声呐系统,不可能也没有地方安装体积庞大的对空雷达,最多只有小型的导航雷达。
潜艇发射防空导弹效能不高
而且就算安装了对空雷达,在水下潜航的时候也没法使用,除非浮出海面打开雷达天线搜索目标,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主动暴露自己吗?因此潜艇发现反潜机踪迹最常用的途经,无非就是目视观察、潜望光电观瞄设备寻找目标,或者通过被动感知反潜机的声呐信号确定其大致方位,然后盲射防空导弹,由防空导弹的导引头自行搜索攻击目标。不过作战效率都相当低下,只能作为一种万不得已的最后保命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