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的肉糕哪里买?
大别山南麓的麻城市,有名为“肉糕席”的10道菜中,头道就是肉糕。麻城肉糕为麻城传统名菜
麻城肉糕其实叫“鱼糕”才恰当,因为主要原料是鱼,但这名一经认可,也便沿用下来了。它起源何时,已经无据可考,但又是不难想象的。麻城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古时滨临云梦泽,河流交错,池塘如星,水草丰美,气候温润,自然是鱼儿们的天堂。先人们不用下网,在农田里、沟堰边一弯腰就能捡到鱼。
做肉糕是有讲究的。过年的肉糕,一般在腊月二十四后才开始剁。 “二十四嗍(吸)鱼刺……”
这虽是童谣,但在麻城人心里,却是承袭千年,不能改动的律条。家家户户在磨刀迟(剖)鱼前,都要虔诚地上香、烧纸、放鞭炮,接天上的菩萨神仙和列祖列宗回家来,心里恭恭敬敬地默念道:“我们家就要剁肉糕了,请各位菩萨和祖人回家过年。”祭祀之后,村村寨寨便响起了有节奏的刀剁声。那几天,如果在路上碰上熟人,不再问“吃了饭冒”,而改问:“肉糕剁了冒?”
剁肉糕,在老人们心中可是件大事。记得小时候,我常站在案板前看剁肉糕的全过程。父亲专管剁,打浆,配料。母亲则在祭过灶神后,在锅里一次性加满水,默不作声地往灶里添松柴。微动的嘴唇叨念着她才能听懂的祈福语。这之前,母亲常对我们小孩总要嘱咐好几遍,千万不能说“死”、“干了”、“完了”之类不吉利的字眼,至于不得不说的“蒸笼”,也得改称“蒸溜子”,“龙”颜是冒犯不得的。在老人们心里,蒸肉糕的过程,包含着全家新一年的旦夕祸福的全部信息,蒸成功了,新一年就顺,否则,就不效。所以,这时一家人做起肉糕来,既虔诚,又专注,如同宗教礼拜。
吃肉糕也是很讲究的。蒸肉糕常是在晚上。大人们常喜气洋洋地告诉小孩:”等着,吃热肉糕。”我小时候,总是还没等蒸熟,就早捧着碗筷等在灶边开始流口水了,两眼直瞪瞪地瞄着蒸笼上气,总还嫌时间过得太慢。好不容易等开了笼,父亲将香喷喷的肉糕反扑在锅盖上,拿菜刀将蒸得泡泡的肉糕切成四块,又将扇形的边角切给我们小孩——据说,小孩子比老人有活力,小孩子尝鲜,一年就有好兆头。不好的年成,只吃一块。遇上好的年成可以吃两块。吃完了,还不愿离去。大人们便半推半劝地说:“吃好了,去困(睡)吧。过年时再吃!”
麻城各大超市以及周边城市超市都有售卖
武穴美食排行榜?
1.武穴酥糖,武穴特产小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每个武穴市人的甜蜜记忆。武穴酥糖,甘甜怡人,香糯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2.武穴菜籽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由双低油菜榨成的食用油,具有“气味清香,色泽清亮,澄净透明”的优点。
3.龙坪油面,武穴市特色美食之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形状细如丝、白如玉,煮后不断条、不糊水、不黏连,吃起来味道鲜美、顺滑爽口。
4.春燕皮蛋,武穴特色小吃,被称为“鄂东第一蛋”,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1,武汉热干面被。称为中国五大名面之一的热干面,它是武汉的一张文化名片。面条都是事先煮好的,师傅会在点单之后重新在热水里烫下,然后加入卤水、小料和芝麻酱。大家趁热拌开,使每一根面条上都均匀的裹上芝麻酱,伴着小料一起吃,滋味十足,香气扑鼻。
2,三鲜豆皮。三鲜豆皮是武汉特有的经典小吃,在外地你是很难吃到的。米浆摊成的面皮再刷上蛋液,上面铺上拌了各种菜料的糯米,然后切成四四方方,一口下去,表皮焦脆,糯米软糯。
3,汤包。武汉的豆皮要吃“老通城”的,那武汉的汤包就一定要吃“四季美”的,他家的汤包供不应求,每天排队的人都很多。吃汤包的时候一定要先喝汤,再吃面皮和馅料。
4,面窝。不管是吃碗干拌的热干面,还是吃碗汤水丰富的牛肉面,武***都喜欢配上一个面窝,仿佛这样才能全面的感受到武汉的风味。面窝中间薄,***厚,薄的的位置酥脆,厚的地方松软。
武穴的美食多种多样,由于篇幅有限,暂时介绍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