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要懂:无论关系多好,都不要给别人做担保,你怎么看?
#砍柴书院微头条#
我是学法律的,深深懂得担保的含义。如果债务人无力偿还,担保人需要负连带偿还责任。可惜,我懂的再多,在母亲眼里也都是无用,在她眼里,只有她认为的才是对的。
这几天,母亲为她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母亲生活在农村,人情往来多,渐渐地开始无偿帮人牵线搭桥借贷,借出钱的人因为有母亲牵线,便大胆借出去钱。我知道后很郑重地跟母亲申明厉害,母亲认为我小题大做骂了我一顿,谈话不欢而散。
年初,经母亲介绍的其中一个债务人因为婚变破产,妻子携款开车逃逸,公司倒闭,除了负债别无其他。债权人闻讯都纷纷找我母亲要债,母亲存款有限,找我诉苦。
我又气又急。我自己一个月收入不足一万,经济压力也很大。但如果不帮母亲还债,又怕她被逼债压力太大。只能忍痛乖乖掏钱。
我一个同事因为帮朋友担保后,她朋友的公司倒闭,同事一个四居室直接被查封卖掉,妻子也离他而去,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担保毁于一旦。
所以,每一个成年人,无论关系多好,都不要给人做担保。这不仅是为自己负责,也是为自己的家庭和未来负责。
如果是真朋友,就不该张口让朋友做担保。毕竟,这是很有风险的事情。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随着年龄的增长,交际圈子反而越来越小了,因为慢慢的你会明白,什么人值得交,什么人不必交;
举子例子:曾经在学校两个很要好的朋友,毕业之后再不同的城市,突然有一天打来电话,说最近有点困难,借点钱;此刻你可能会说最近消费有点紧张,不好意思类的话,那么回到学生时代,可能你有10块钱,你会毫不犹豫的借给他,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同样的人同样的事,而结果却千变万化呢?
是情意不够深吗?按说过了这么多年,应该会加深呀。其实不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人们的责任会越来越大,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无论是亲情、友情或者爱情,个人的想法不建议做担保,因为担保的背后就意味着,我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若真的发生事情了可以共同面对,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谨慎,最后希望每个人的人生顺顺利利,万事如意。
希望我的解答对解决你的问题有所帮助。
因为担保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会惹上其他不可预知的风险。
我家的例子 :2016年,我爸发小找人贷了8万块,请我爸担保,我爸看在小从一起长大的份上,也做好他还不了的心理准备,就当帮发小还钱了。事实证明,人总是容易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事情的发展正如我们所料,发小到期还不了钱,我爸也准备帮还了,但是这债主连沟通都没有,就派一群社会青年直接到我爸单位围着***。这回好了,8万块不仅要帮发小还,还被其他人误会,以为我爸在外面搞副业欠钱了,双倍打击。当年纪委直接调取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一项项查,虽然最终没问题,但惹了一身骚。
这个问题我也间接遇到过,老公在银行上班,经常有亲戚朋友来家让帮忙***,老公还算是个比较谨慎的人,送点钱把人打发走完事,他知道担保***的风险。
有一次一个关系很近的亲戚来找他担保***,因为实在抹不开面子,就给担保贷了十万,十万说多不多,也是在自己能力范畴之内,而且亲戚信誓旦旦的说一年一定还上,可是一年期就要到了,亲戚家一点动静也没有,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老公是个火爆脾气,打电话催了一下,人家说的好好的就是不还钱,无奈之下使出杀手锏!毫不留情的斥责了人家,钱是东凑西拼勉强还上了,亲戚也给得罪了!
早知今日 何必当初!如果没有帮这个忙,就不会和亲戚关系闹僵,简直是“背着丈母娘上屋脊,出力不讨好”,吃一堑长一智!再有亲戚找他担保,直接拒绝,早得罪比晚得罪好,至少不会有经济损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定要诚信,否则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关系都无法长期交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