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九合诸侯,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哪个最不可或缺?
任何一段历史的产生,都离不开这段历史中的所有个体。历史也正是由所有的个人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干扰、抵消等作用形成的结果。因此每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历史上的九合诸侯,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以及其他诸侯其实都是缺一不可的。
简单说说九合诸侯是怎么回事!
公元前684年,也就是长勺之战半年后。心有不甘的齐桓公联合了宋国再次出兵鲁国,鲁国公子燕看准宋军漫无斗志,趁月夜朦胧时,以虎皮蒙住战马奇袭宋军。毫无准备的宋军,瞬间就被击溃,他们见识不妙,连夜撤退,齐桓公再次失败。连败两阵使的齐桓公认识到称霸并非儿戏,于是收起了锋芒,听从管仲的劝告:专修内政,提升国力。
公元前681年,宋国出现***,齐桓公以平宋乱为名,在北杏举行首届诸侯大会,这也是齐桓公九合诸侯的第一次。但是这次联合效果却并不好,参与回见的只有四个小国,参会代表也不都是国君,而同时整个会见也没有形成纲领性的成果。
各诸侯的不给面子,让齐桓公非常不满,他迅速***取行动。先是以不赴会为罪消灭遂国;再主动与鲁国修好,在柯地举行会盟。一年后,宋国背弃北杏盟约,不承认齐国领导地位。齐桓公纠集陈、曹两国,并***用管仲的计策请周天子派兵征伐宋国。
存在即真理,我们尊重事实。所以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缺一,就没有了以后的齐桓公九合诸侯,没有了千古第一相,没有了管鲍之交的佳话。
一,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是一位英明决策者。本身博学,识人,如伯乐一样。没有他的识人,英明和志向远大,别说管仲了,估计就连鲍叔牙也难历史留名了吧。
二,管仲之所以被称为千古第一相(当然,不一定正确,但足以证明历史对管仲的认可度是如此的之高了),不是没有道理的,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尤其是管仲的“尊王攘夷”的策略。对内尊王,重新树立周天子的威望(当然,表面是树立周天子的威望,实际是利用周天子的旗号达到自己称霸的目的,出师有名嘛)。
对外攘夷,联合诸侯,一致对外,也就是对付南方的楚国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其实也是会盟的一种手段。这样方显齐桓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当上诸侯盟主,也达到了齐桓公称霸的目的了。
三,鲍叔牙其实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鲍叔牙在朝堂上是齐桓公的重臣之一,在朝野,也是管仲的好朋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这是管仲曾经说过的话,可见,管仲对鲍叔牙是如此的信任。管鲍之交也就被传为千古佳话。所以,鲍叔牙的力荐也是管仲得以实现自我的重要前提条件。
所以,齐桓公,管仲,鲍叔牙缺一不可。三者缺一,可能历史就要被改写。
当然最不能缺的是管仲了!
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38岁为齐国国相辅佐齐桓公首霸诸侯,为相41年以来,威望卓著,天下人无不为之敬服。他死了之后,被后人称为“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千古一相”、“华夏第一相”等等。
在古代”十贤”中,除了太公望以“政治正确”排在第一位无可撼动之外,下来就是管仲了。而且个人觉得,姜太公除了“政治正确”之外,比管仲来好像还是要差那么一丢丢。
管仲有大功于华夏,他是华夏文明的守护者,他的能力非常强悍!
在当时的中土大地上,不仅有周王室分封的诸侯,而且还有很多当时被称为“山戎”、“北狄”、“东夷”的很多原始民族。
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这些“戎狄”还过着菇毛饮血的生活,他们的文明,远远落后于是周王室所建立的“封建制度文明”的。
“戎狄山戎”屡屡向小诸侯国发起灭国之战,这跟后世草原游牧民族攻击中原王朝的性质是一样的。在那个年代里,是管仲一次又一次地挽救了这些危机。
比如,公元前662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管仲随军讨伐山戎救援燕国,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师。这里面还发生了“老马识途”的故事。
到了公元前660年,西北狄人又起兵进攻中原,先攻邢国(今河北邢台),管仲说服齐桓公北救刑国;同年,狄人又攻灭了卫国,在管仲的主导下,齐国最终出兵击败了狄人,卫国在管仲的帮助下,也最终复国。
各诸国之间互相算计,这是当时的社会现象。如果没有管仲,那么其它的诸侯国将只会只扫自家门前雪,是不会顾他人瓦上霜的,他们只会坐视不管这些“华夷之间”的战争;如果没有管仲,那么中原的各诸侯国也不会形成合力,一起来对付那些夷狄山戎。
按历史的角度来说,三者都不可缺少,但是齐桓公成就霸业,没有管仲是难以成就的。
当初。鲍叔牙辅佐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管仲辅佐公子纠。齐桓公继位时,原想是杀了管仲,但鲍叔牙对齐桓公说:“你如果只想治理齐国,有高傒和我就够了。你如果想成就霸王之业,没有管仲不行。管仲所居之国,其国必强,不能失去这个人才。”
齐桓公原来就有称霸的野心,所以才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召见管仲,赏厚礼,任为大夫,主持政务。
管仲是治理国家的人才,首先在国家稳固上下功夫,依法治国。重视经济发展,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思想中还有不少看来值得现在借鉴的可贵之处,他主张尊重民意,他主张:顺民心为本。开放商业流通,利用渔业盐业优势贸易,补给贫民,奖励贤能之士,使齐国强盛起来。
国家富了,粮食多了,价格就便宜了,齐桓公担心粮食流到他国,想让百姓存粮食,就向管仲讨计策。管仲说“我从市场上看见有两家大粮仓,您大张旗鼓的招聘粮仓主人来做官,就行了。”
齐桓公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以储粮有功聘两家主人做官。国中百姓得知,纷纷仿照,都开始囤积粮食了。
军事才能 谋划战略上管仲是奇才,厉害在于以商止战,曾兵不血刃的制服了六个国家。他是和大国讲和,将小国蚕食后壮大齐国,不友好的国家,就用商业手段搞他国经历衰落。看他这些才能多现代意识呀!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打败蔡国,又打到楚国。楚成王发兵来问:“为什么进入我们国土?”管仲说:“当年周天子御诏,齐国有权讨伐不顺服的各地诸侯。你楚国不进献,不纳贡,因此前来督责。”楚王理屈认错,同意纳贡。
外交才能 尊歉礼让又言之有理是他的特点,比如提出尊王养怡,这是一种名誉和好处都捞到的做法。他让齐桓公扶植衰微的周朝天子,联合诸国对不服从,不纳贡的国家进行攻击。师出有名以理服人使齐国成了霸主。
公元前648年,周襄王的弟弟联合戎、翟两国攻打周朝,齐国派管仲到周为双方讲合。周襄王以上卿之礼接待他,管仲再三推迟,最后才接受下卿之礼拜见天子。并很好的处理了两家矛盾。
春秋外交家与战国外交家有什么不同?
简单的说,春秋外交家那是优秀的文史专家,是文化水平极高的。外交场合说话都是靠赋诗交流。
战国外交家就是三寸不烂之舌,语不惊人死不休。能言善辩,有说服力和煽动力就行。诗赋那些枷锁早就被扔掉。典型的就是张仪苏秦。
与春秋外交家不同,战国外交家更加讲究势,讲战略。比如张仪连横,苏秦的合纵,范睢的远交近攻。
张仪连横是为了破合纵,从而达到逐步蚕食六国。毕竟秦国再强,一个打六个也不行啊。而苏秦合纵就是为了联盟抗秦,单挑不过秦国,可是可以群殴啊。而远郊进攻就是要远处打了没用,要能拿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就在连横上加强,蚕食相邻的国家,从而达到逐步将六国土地并入秦国,最终一统天下。
可以说战国时的外交是中国古代智慧的一个巅峰。
春秋的外交家,在代表诸侯国利益的同时,还要肩挑周王朝礼义大道,所以多数以诚信仁德道理服人。
孔子算半个外交家,他周游列国,宣扬周礼,为鲁国提高国家形象,更有希望天下回归周礼的心愿。
烛之武退秦师,不坑不诈,给秦王分析利弊。
晏子使楚,在外交辞令上也是雍容典雅,妙语连珠,不失国士之风。
从春秋的外交家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风度,正直,智慧,大义。
田氏代齐怎么回事?
田氏代齐,也叫作“田陈篡齐”,是春秋战国时代与三家分晋类似的重要***,简单来说,就是原本的齐国王室乃是吕氏,结果被田氏取代。
齐国是先秦时代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其初代君王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公吕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姜子牙,因为姜子牙乃是姜姓吕氏,所以齐国也被称作姜齐。
周朝早期,齐国虽非姬姓诸侯国,但地位非同一般,吕望的女儿乃是周武王姬发的正宫王后,也就是周成王与唐叔虞的生母邑姜,三监之乱后,周成王使召康公命吕望:“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得到了征伐之权的齐国,成为了大国,而这也成为了日后齐国跻身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列的重要保障。
田氏代齐,指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
田氏原是妫姓陈国的后裔。公元前672年,陈国内乱,嫡庶争立,公子完逃奔齐国,齐桓公任其为工正,掌百工之营,是为陈氏在齐国立足之始。古音“陈”通“田”,故陈氏又称田氏。齐景公三年(前545),公子完四世孙田桓子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当国的庆氏,再与鲍氏一起消灭了栾氏、高氏。田桓子为赢取民心,凡公族无禄者则私分之邑,国人孤贫者则私与之粟,博得了公族和国人的支持。
齐景公时,公室***,赋税沉重。田桓子之子田乞实行“大斗出、小斗进”,齐民归之如流水。公元前489年,齐景公死,国、高二氏立公子荼为国君。田乞发动***,赶走国、高二氏,另立公子阳生为国君,自立为相,掌握了齐国的***。田乞死后,其子田恒(田常)代立为齐相,不断扩大田氏的影响。公元前481年,田常发动***,杀了齐简公和许多强宗贵族,另立齐平公,又通过“修公行赏”等亲民政策,成为国民人心所向。到公元前476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田氏完全控制了齐国。公元前391年,田常四世孙田和将齐康公放逐海上,只留一城之地作为他的食邑,田和成为齐国实际上的国君。公元前386年,周室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病逝,姜姓遂绝其祀,国政全部沦入田氏之手,仍以齐为国号,史称“田氏代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