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 英国 美食?
个中世纪的英国,谷物一直都是最重要的主食,即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高碳水的特点。
而除此之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论是肉类或者新鲜蔬菜都是非常少的。穷人们主要吃大麦、黑麦、燕麦;而小麦则是只有统治阶级才能消费得起。肉类很贵,普通人很少能吃到,最流行的肉制品是养殖的猪肉、鸡肉和其他家禽——野味如鹿、野猪、野兔和兔子等动物是普通人禁止食用的,因为土地森林属于贵族领主,因此出产的野生动物也属于贵族。
如何评价英国美食“炸鱼薯条”?
说一下我自己作为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感受吧!炸鱼和薯条也可能是英国最著名的在他们眼中的“美食”吧😃,
作为餐饮文化发展极致的中华美食眼里,现在来说那就是垃圾食品,说的有点不好听😂说实在就是这样子。
和他们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吧,饮食文化,因为罗马曾经统治过英国,据说之前英国饮食文化也算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的炸薯条和炸鱼都是原味的,特别是炸鱼和国内做法差别就在这里,他们炸好鱼,然后带好多调料,自己放盐味沾着吃。
这几年英国好像规定全国的炸鱼和炸薯条要全国统一份量,减份量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肥胖人口太多,本身这类食品就是高热量,更容易让人胖,也够奇葩的减量了他也要吃饱对吧!
总体来说他们这两个美食是高热量食品,偶尔吃一次还行,不建议经常食用,如果不怕胖可以放开吃😂,个人感觉还是我们的菜做丰富
謝謝邀請。
當初羅馬天主教為了紀念耶穌受難,每週週五要守小齋,不能食用恆溫動物的肉,因此用海鮮尤其是魚類代替。到十八世紀,成為英國工人階級的首選美食,並且隨著大英帝國的海外擴張,魚薯走向愛爾蘭、加拿大、澳洲、新西蘭、南非...。
魚薯可以依個人喜好選擇要 battered (裹粉漿油炸),grilled (燒烤),亦或是 crumbed (沾麵包粉油炸)。如果把美味放中間,血脂肪和膽固醇放兩旁的話,自然是油炸的風味最可口。如果你沒有特殊要求,魚薯店一般是直接用油炸。金黃香酥的炸魚薯條,灑上鹽和黑胡椒,擠點檸檬汁,佐以塔塔醬或蕃茄醬,是絕對的美味!如果麪糊做得好的話,並非十分油膩。
澳洲每年會有一次全國性的魚薯大賽。2019年的冠軍被一對華人夫婦奪得。
严格意义上来说,英国国菜炸鱼薯条甚至最早都不是英国菜,无论是炸鱼还是薯条。
英国人莉齐.克林汉姆所著的《饥饿帝国》里列举了二十道美式的历史,来说明食物在国家历史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书中列举的首个食物就是与炸鱼薯条相关的鳕鱼。
如果要评价英国国菜炸鱼薯条,第一个词关联词应该是“扩张”,第二个词是“工业革命”,第三个词是“融合”。
先说扩张。你可知道为了吃鱼,从1944年到1***6年的二十多年里,英国不惜多次发动海军进行“鳕鱼之战”来捍卫他们吃炸鱼薯条的权利?从十五世纪英国都铎王朝开始,就有在冰岛领域捕捞鳕鱼的传统,后来英国人发明了拖网船,光是1952年的捕捞量就达到了142万吨,无怪乎1944年冰岛共和国成立以后就对英国持续不满,这几乎就是断了别人首要产业——渔业的活路。双方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三次“鳕鱼战争”,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专属经济区范围为200海里的标准。
再说工业革命。炸鱼薯条是工业革命催生的一道现象级食品。本来作为岛国,英国人相比日本人,对于吃鱼的热情颇低。但鱼肉是良好的食物蛋白,日益扩大的捕捞量,铁路等运输技术日新月异让吃鱼的成本骤降。同样便宜的还有从1539年被西班牙人在秘鲁发现并带回欧洲的土豆。炸鱼和薯条(炸土豆),操作即便捷又高热量,正好能满足那些从田地来到工厂,生活空间狭窄(在城市里没有自己的厨房),又要每天在车间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
最后说一下融合。炸鱼薯条虽然是英国国菜,但其实炸鱼和薯条最早都不是英国的。把鱼肉裹上面粉油炸的作法来自与犹太人,是他们安息日的标准一餐。1900年代从东欧进入英国的犹太人把他们的家乡菜带到了英国贩卖。另一方面,薯条的最早发明者是比利时人。有文字记载,在1680年代荷兰统治下的比利时南部默兹河谷地区人就习惯把土豆切条油炸来吃。英国工业革命的城市化过程中,这两拨卖炸鱼和卖炸薯条的摊贩逐渐开始混业——既然都是炸一炸的做法,何不把两者一起制作贩卖?炸鱼薯条就这么诞生了,一路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