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煎饼的10种吃法?
炸串煎饼。炸串煎饼是在临沂遍地都是的一种煎饼吃法。炸的东西里有蔬菜有肉类,在煎饼里面抹上酱,然后把蔬菜配合着肉类卷到煎饼里,吃起来非常的美味,有时候可以在煎饼里面卷上蒜薹或者是海带丝那么就更加没味了。
菜煎饼。菜煎饼在山东鲁中南很多城市都能吃到,但是最出名的就是滕州的菜煎饼,现在滕州菜煎饼有小摊上做的也有专门开店的。这种煎饼的做法就是有很多菜切成菜丁,一般有白菜,胡萝卜,土豆,粉条,韭菜等。还可以搭配上火腿肠、鸡肝、鸡蛋等,将这些菜丁进行翻炒,然后卷到煎饼里面,再把煎饼用油煎的金黄酥脆。口感和味道都很棒。
煎饼果子。煎饼果子是源自天津的一种煎饼吃法,因为山东人对煎饼的热爱,其实煎饼果子在山东地区也是非常的火爆。煎饼果子与其它集中煎饼的做法不同,他的煎饼其实是现做的。然后在煎饼里面卷上生菜,果子与火腿,吃起来柔软酥脆,味道可口
《随园食单》中的饮食思想有哪些?
《随园食单》出自于乾隆年间,是乾隆时期的烹饪大师袁枚的代表作。该书描写了清代乾隆(乾隆57年)时期浙江一代的烹饪方法,按食材类型分好多单篇,共326种菜肴制作过程。
《随园食单》是提高烹饪技术,研究传统菜肴的一部史书,自问世一来,被烹饪***尊为提高烹饪技术的经典之作。
清朝有这样一位文人,善作诗文,与纪晓岚并称,会讲鬼故事,《子不语》大名鼎鼎;懂吃,著《随园食单》;连《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也被他买下,打造成“随园”景观,每逢佳节,必是游人如织,
而他也在其中,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没错,这位文人就是袁枚。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人。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袁枚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外调江苏为官,乾隆十四年(1749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
他从34岁至82岁去世近五十年的时间里,除了初隐三年后因经济原因短暂出仕,大部分时间是隐于随园,读书、创作、会友、授业、漫游,在平静清幽的环境中,追求恬淡、适我的生活情趣。
《随园食单》是清代的美食家袁枚所著的美食著作,袁枚先生生活在乾隆年间,这一时期,烹饪技术不断地提高,菜肴的原料也越来越多,饮食文化十分的鼎盛,所以有人说,“袁枚对饮食的追求可谓是集先人饮食文化之大成”这本书充分的说明了当时的饮食状况,在我国的烹饪史中更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一、追求食物的本味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所以他一再的强调,烹饪美食的时候选择的食材一定要新鲜,他还从食材的各个方面单独的介绍,也十分注重食材的搭配还有火候、烹饪方法,他说:“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对食物的本味是十分的看重了。
二、不分食材的贵贱
千年前的宋代就有官员说:“臣闻物无定味,适口着者珍”,的确如此,每个人的口味爱好都是不一样的,彼之砒霜吾之蜜糖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袁枚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豆腐煮的好,远胜燕窝,海菜若烧的不好,不如竹笋”。他还曾经把豆芽与燕窝搭配在一起,说:“以柔配柔,以白配白故也”。
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袁枚认为应该在合适的时节,吃适合的食物,《随园食单》中写道:“夏日长而热,宰杀太早,则肉败矣。冬日短而寒,烹饪稍迟,则物生矣。冬宜食牛羊,移之于夏,非其时也。夏宜食干腊,移之于冬,非其时也”。这种和谐,不仅仅体现在季节中,烹饪菜肴也有一定的规律,“炒荤菜用素油,炒素菜用荤油”也是和谐的一种。
文/Cola
首先,同北宋的苏轼类似,清朝的袁枚也是一枚有着极高文学造诣的吃货👌不过与苏东坡豁达开朗,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不同,袁枚可谓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小情小调——他虽然少年成名,但仕途不佳,便于38岁退隐,在南京自购一豪宅“随园”归居。
此后,袁枚便以“好色、好吃、好诗”的三好行走于世间,还一口气活到九九八十一岁。
说个实话,了解了袁枚的一生,壹周君认为他只是一个玩世的风流才子罢了👌
至于《随园食单》,是袁枚在南京随园时所著的一本菜谱。书中记述了327种菜肴和美酒名茶,包括了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二单,大到山珍海味,小到一粥一饭,味道南北兼具,无一不包。当然了,袁枚作为美食家还是非常靠谱的,他在南京以食会友。每次吃到美味佳肴,他都会向主人家讨教饪之法。
《随园食单》,就是通过40多年的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字记录,这一点坚持,着实让人钦佩!
至于题主问到的,《随园食单》中的饮食思想,壹周君简单归纳一番,就是——选菜:“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元味也” ;搭配:“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 ;调味:“调剂之法,相物而施” ;火候:“熟物之法,最重火候” 。
什么意思呢?简单理解就是菜好不好吃,先看原料,要按季节选择时令菜,还要根据食材各个部分的特色来分档取材,而且,包括调味品都应该选择上品。
至于搭配,就是气味相投,食材结构类似的才好搭配,有时候荤素搭配合理,有时候益荤不益素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