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傣族十大特色美食?
傣族的饮食具有独到之处而又富有特色,以酸见长的傣味已成了傣族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傣家人认为,吃酸的心爽眼亮,有助消化,多吃酸的可以消署解热;吃甜的,能增加热量,解除疲劳;吃辣的可以增进食欲,预防伤风感冒;而吃生的,则可保证营养。
傣族十大特色美食:竹筒饭,过手米线,香茅草烤鱼,傣味鬼鸡,撒撇,火烧干巴,酸笋煮鸡,炸猪皮,柠檬鸡,手抓饭……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小吃和特色习俗?
都说故乡月亮比较圆,大部分中国人都有恋乡情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门在外,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美食,家乡的小吃。
我是广西柳州人,以前去东北上学,待了五年,那时候也是非常怀念我们家乡的小吃,因为在外地根本吃不到,或者吃到的也不是那个味道。说起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和特色习俗,那是非常多的,而我本身又是少数民族,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个。
第一个、螺蛳粉,说起柳州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是说起螺蛳粉,知道的人应该不少。螺丝粉是我们广西柳州的特色小吃,这几年是越来越受欢迎,而且还卖到了国外去,外国友人也是又爱又恨啊,闻起来臭,但是吃一口就停不下来了。我在长春的时候也有去桂林路吃过螺蛳粉,那味道真不敢恭维,实在没法和当地的比,不过身在外地没办法也得去解解馋。现在回到家乡工作了,想天天吃都行,只不过也不会天天吃,挺辣的,怕上火。
第二个、油茶,油茶应该算是我们县的特色小吃,油茶的原材料主要是农家茶叶、“阴米”(蒸熟晾干的糯米)、油果等,配菜有各种肉类、葱花、糍粑等。油茶在我们当地有“侗族咖啡”之称,因为喝了能提神醒脑,和咖啡的功效差不多,但是口感可完全不一样。
第三个、牛瘪,人家说有些广东人喜欢吃牛欢喜,而我们那里则喜欢吃牛瘪。牛瘪有些人误以为是牛粪火锅,其实不然,牛瘪的主要原料是牛胃及小肠中尚未完全消化的食物,而这些食物是人们在宰杀牛之前喂食的中草药。牛瘪火锅一般都是招待贵客才会用到,其味道微苦,具有清热解火功效,有独特的香味。牛瘪在贵州的黔东南少数民族聚集地也很流行,我们县其实就挨着贵州,牛瘪确实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没吃过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接下来说说特色习俗吧,毕竟我也是少数民族,我们这边侗族的特色习俗主要有几个。一个是送新娘,送新娘就是从男方家把新娘送回娘家,然后再接回来,这个送的过程非常隆重,上百号人穿上少名族服饰,挑着各种酸鸭酸鱼,以及自家的特产,还有各种各样的礼品组成庞大的送亲队伍,走着去新娘家,过程很壮观。二是吃冬,就是到每年农历的十月份,当地人会根据今年的生肖来选择合适的几天作为吃冬的日子。这几天就是轮流到各个家去吃饭,而根据不同的姓氏还有不同节日,吃冬是杨家的,还有什么张家李家,而六甲族(56个民族中没有列出这个)还有侯家节等。反正就是不同的名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节日,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俺是东北黑龙江那旮瘩的,俺们那的特色吃的老多了。血肠,小鸡炖蘑菇,糖葫芦,冻梨,花红。俺们冬天外边就是天然的大冰箱,冰棍雪糕都摆在地上卖。冬天睡火炕,喜欢喝点小酒,生活惬意。
我的家乡有特色奶食品,奶豆腐,奶酪,黄油,还有纯手工制作的酸奶糖,有特色当地手把肉,碳烤牛肉干等,我们这边有草原那达慕,摔跤比赛,还有***,射箭,安代舞,还有祭敖包,祭火的习俗。
少数民族的美食你吃过哪些?
首先登场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米肠子面肺子,第一次尝试的人,很难接受,还有很多人吃了很多年,却一直不喜欢面肺子,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亲,有的话留言,我们能交朋友。呵呵。米肠子面肺子,制作上挺费时费力的,小编妈曾经倔强的在家里做过,你知道么,我家里的羊油味,5天才全部散去。所以自此以后我想吃都出去吃,绝不在家里制作了。
其次要说的是羊杂汤,新疆的羊杂汤做法多种多样,一般里头包含了,羊肚,羊肺,羊头肉,羊肠,羊肝,等等你能想的到的羊杂,都在里头,一般会在汤里放一些白胡椒,所以新疆的羊杂汤真的是冬天必备的佳肴,很多内地的朋友吃不惯,说光看一碗里,还看的到形状的各种羊杂,就难以下口,我只能说,那你是真的不懂欣赏啊。新疆的老饕都知道,羊杂汤的美味,一句话说不完,羊肠的Q弹,羊肺的绵软,羊头肉的鲜嫩,没有一个是一个新疆老饕可以舍弃的。我吃过很多的羊杂汤,觉得还是库尔勒七星广场对面,巷子里的真味最好吃了,有没有吃过的朋友啊。
接下来是新疆的回民夹沙,***夹沙和四川的夹沙肉不一样,新疆的***夹沙是由鸡蛋皮(也有用豆腐皮制作的,个人认为鸡蛋皮的比较香)和牛肉或者羊肉馅组合一次或者多次,炸制而成的美食。千万不能小瞧了夹沙哦,她是新疆***同胞,逢年过节必备的一道美食,地位很高,并且夹沙可以和很多配菜一起烹煮搭配,做好的夹沙方便储藏,一般都是做好很多,放在冰箱里,吃的时候就拿出来,变身成为各种美味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