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多数专家认为曹操诗的文学水平远不及曹植?
曹操在宋朝之前的历史评价是不错的。
到宋朝理学占上风,倡导忠君敬贤时曹操已经被一些文人贬低了,中国儒学影响下的文化专家们大多数有个习惯,先在某个历史人物的立场和做事看他,如不所谓正统,那鸡蛋里挑骨头,也要贬低的评价这个历史人物做的事,更何况这个历史人物写的诗文了。
而这种风气更因一部贬曹的三国演义,达到了高峰,甚至民间文化尚浅者皆认为曹操为白脸枭雄者。
他写了许多优秀的诗,但就诗的气势和反映生活的深厚而言,曹植不如曹操。曹操的诗“苍凉雄健又才华纵横,大气磅礴又可见“日月之行”和星汉灿烂。”那诗中展现的宽阔胸怀和大境界,曹植仍不能比得了。
在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后,开始聚集一些诗文之人,历史上称之为邺下文人集团。建安文学开始成为主导地位的诗文。
建安文学主要形式的诗歌有“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特点。
建安诗文之人视野开阔,有博大的胸怀、追求长远大的理想。有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诗文朴素有力,常见壮怀悲凉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曹操倡导的文学,“御军三十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以及追随他们的建安七子:孔融、王灿、陈琳、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均在曹操影响下创作属于建安时期的诗文作品。无论是诗歌、辞赋,文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文人诗的创作***,并且让汉乐府诗形式和风格走向完善。四、五言诗体风行,而七言诗体从此真正开创先河。
曹植的四言和五言诗就已经不错了,最著名的是他的《七步诗》。但是他的七言诗已见功力。他有一首《歌》的诗就写的非常好:
“望云际兮有好仇。天路长兮往无由。佩兰蕙兮为谁修。宴婉绝兮我心愁。”
不知你说的多数专家是哪些人,估计是弄错了吧。
曹操的文学水平远高于曹植,曹操诗的气象格局,在中国整个诗歌史上也是排名前列的。
比如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名句,格局宏大,这不是曹植所能写出来的。
***对曹操的评价也非常高,曹操是***点评最多的古人。***年轻时曾经亲自到许昌瞻仰魏都旧墟,凭吊曹操。后来在他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中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用自己的诗句肯定了曹操。
而曹植的诗,主要借助于兄弟相残的故事才获得更多的传播。
这个问题有点不对。或者没有根据。这个“多数专家”是哪些“多数”专家。至少在我读过的看过的书,如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书籍,好像都没有说过曹植文学水平远比曹操高。相反,在很多书籍中,介绍两人的篇幅上,介绍曹操的篇幅要多于曹植的篇幅。
曹植少有才名,写过不少诗。但最为后人称道的或流传最广的有两首,一是《七步诗》,二是《洛神赋》。最具代表性的是《洛神赋》。篇幅较长,此不摘录。
曹操是曹植父亲,除诗歌写得好之外,还称得上是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才能古今少有,能与之比肩的少之又少。而他的诗作也不少,我们能朗朗上口的一些名句肯定也能记得不少。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等句,我们都耳熟能详。
曹操还有一个儿子,诗歌也写得不错,即曹丕,后来他继承了曹操的位。曹丕是曹植的哥哥,继位后,怕曹植不服,干脆把曹植杀了。杀之前,命他作诗,才有了这首《七步诗》的出现。
曹操、曹植父子的诗作,文学成就很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除陶渊明外最为闪耀的星星。但要论这父子俩到底谁的文学水平高,做一个民意调查的话,我想,曹操的得票率怕是要高过曹植。
是这样的吗?我觉得但凡有些功力的“专家”都不会这么认为,但如果他一直在学校里做研究,没有接触过社会的话,这种纯考试上来的“专家”没准会这么认为。
曹操从刺杀董卓失败后,一直戎马生涯,跟不同层位的人打过交道,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没有一样不去操心,这种阅历丰厚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其深度是那种有才学缺没有阅历的人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
曹植作为一个二代,浪漫主义情怀必然更重些。他的诗文估计也只有小姑娘小伙子会喜欢,因为大家都没什么压力,就喜欢个情怀。但总体来看,曹操和曹植的诗文相比,曹操的诗文更有嚼头,什么时候去读,都会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