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到了,中国有哪些壮观的景观值得一看?
十一国庆小长***快到了,趁着***期,带上亲朋,来河北蔚县赴一场树花之约吧。
凝聚起一团火🔥,打出去满天星⭐⭐⭐。打树花打出了一个全新的蔚县,打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暖泉。打树花已成为蔚县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新招牌、新业态、新体验。
十一***期,蔚县开启树花双打模式。室内版《天下第一堡》、室外版《火树金花》将同时开打。杏花妹+石头哥那凄美的爱情💑故事,绚烂无比的激光秀、玻璃塔,璀璨夺目的的打树花,热闹非凡的蔚州社火,古堡下的海誓山盟,精彩绝伦的杂技,蔚县黄糕的劲道,……玩的够土,够文化,这就是暖泉,这就是蔚县,这就是打树花的魅力所在。
看树花,来蔚县!
美若仙境的黄山 打卡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这份自驾攻略一定收下
2 天
最佳游玩时间 :
1月-12月
到黄山,看的是奇绝变幻的云海、怪石和奇松,追的是气势磅礴的日出,享受的是天下第一奇山的美景。让我们乘着梦想和憧憬,登上天都峰,豪享“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情怀。而在它山脚下的宏村和西递古村,更是处处展现了徽文化的魅力。在黄山周边那么多古城,晚上可以沿着流水在村子里逛逛。
行程概览:
DAY1自驾来到黄山山脚下的汤口镇,入住黄山上的白云宾馆,在夜里感受星汉灿烂的美感
DAY2自驾前往西递,然后驱车前往宏村,入住这个画卷一般的古村
黄山的景观可以说是非常壮观了,因为这里既有奇绝变幻的云海又有各姿各态的怪石和奇松,如果是在清晨观看这些景象的话,你可能还会感受云里雾里的神秘感。尤其是清晨那气势磅礴的日出,可以说让人叹为观止了。
丹东是北方的一座边陲小城,对于十一***期来说这里无疑不是最适合来的一个地方了。因为十一***期的丹东被金***的银杏林所覆盖,所望之际都是金***的样子,十分有秋天的气息。丹东的这种壮观景象吸引了很多游客,这里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景点。
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的最北面,每当十一***期这里就会成为旅游的高峰期,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会聚集于此,可以说非常受欢迎了。大兴安岭的秋天美得壮观,因为山上的柞树叶会变成红色,一眼望去好像仙境一般。
稻城亚丁位于四川省稻城县,十一***期间是欣赏稻城亚丁风景最好的时间了。因为这个时间的稻城亚丁,湖水碧蓝得像玉,景色极其壮观。稻城亚丁每到秋季红色的草地与***的万亩杨树林,让人仿佛置身于色彩的海洋。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就请点个赞,想了解更多旅行资讯、攻略玩法,欢迎关注世界邦头条
号,私信回复暗号“悟空”,有惊喜哦。
第一次去东北吃饭是一种什么体验?
2012年的时候,由于所在公司北方分公司车险查勘案件增多,一时间招不到合适的查勘员,总公司就把我们几个调往北方支援一段时间,为期三个月的支援,地点就是在哈尔滨。
通知下来以后,第二天我们就从广州火车总站踏上北上的列车,记得是第一天下午坐车,第三天才到哈尔滨,北方分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代表到火车站迎接了我们,同时也准备设宴欢迎我们的到来,所选的餐馆就是东北菜馆。
在南方也经常碰到东北菜馆、东北饺子馆,而且也经常去吃东北菜,但是在东北本土地方吃饭,却是第一次,当然心中也充满了好奇和疑问,习俗和招待方式,饭菜口味,这些是否和南方那些东北菜馆一样,俗话说入乡随俗,我这个外地人,是不是也要学一些规则,万一冒犯了本地规矩,就不好下台了。
进去刚坐下,嗓门很高的老板娘就说,几位大哥吃点什么,经理跟老板娘说:这几位都是南方来的同事,老板娘你先介绍一下你这里的特色菜,也让他们多了解了解,随后老板娘就一句一个大哥的来给我们讲东北菜的特色,东北人吃饭的方式风格。
首先是东北人比较豪爽,比较直来直去,你要是喜欢吃什么,我就给你上什么,你要是不喜欢吃我这一家,我也会很客气的欢送你去另外一家餐馆都可以,不管是餐馆还是家里吃饭,大家都没有那么多规矩,也不用拘束,一般都是大哥大姐、老妹小妹的称呼,不会像南方人那样,不断的叫着先生、小姐、老板、靓仔靓女等称呼,而且东北人还特在意别人突然对一个女性称呼小姐,你叫个老妹老姐都没事,那是对当地女性最亲切的称呼。随后又给我们介绍了几个经济实惠而且又最能代表东北的特色菜,猪肉大葱饺子,蘸酱菜,拉皮,哈尔滨红肠,酱牛肉,拔丝地瓜等,菜都还没上来,就感觉当地的待客气氛很浓,当地人十分亲切,同时也消除了我太多的担心和拘束,你觉得是什么样,就表现成什么样,东北人的大气豪爽,绝对能够容纳你。
喝酒的时候,点了当地的哈尔滨啤酒,老板娘又说话了,东本人在全国都有贼能喝的称呼,但是在喝酒上他们绝不欺负人,能喝就多喝点,不能喝,咱也不劝,本来吃饭喝酒就是开开心心的事,不会让喝酒影响大家的气氛。
就这样一顿饭,差不多对东北的生活习惯方式有了新的认识,第一次在东北吃饭,心情很放松,饭菜更是可口,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真诚,真实。
量大量大量大。
说一下我的经历吧。那是2012年第一次去沈阳,当地朋友请吃饭。
进了饭店是典型的东北菜,八大碗。然后我们十个人点了八个菜,人均不到一个菜,心想,这点菜行吗,完全不够啊。结果,我错了!大错特错!
开始上菜就懵了,拆骨肉一大盘,是用口径30厘米的盘子装的,堆到冒尖,感觉是半扇猪的拆骨肉。锅包肉和蘸酱菜也都是如此。
这时候***来了,服务员敲锣打鼓抬上来一个轿子。轿子里放的是整鸡,垮炖大公鸡,那盘子比剁椒鱼头的盘子还大,而且也是堆满状态。我滴妈呀。
结局就是,我们吃了半天之后发现,菜好像没什么变化。这就是我对东北饭店等我第一印象。太实诚了。
第一次在东北吃饭是在2005年,因工作关系到黑龙江省伊春市,下车时正好到晚饭时间,顾不上舟车劳顿,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一家宾馆的餐厅吃饭,总共点了四五个菜,现在能记得的有老村长炖菜、柴锅炖鱼,盛菜的家伙什儿真可谓是大盆子大碗,一点不夸张,老村长炖菜装在一个洗脸盆大小一样的搪瓷盆里,排骨、豆角、土豆、老玉米应有尽有冒尖儿一盆,就这一个菜就足够七八个人吃的,那条鱼也得有五斤往上,用一个直径有50公分左右大盘子,除了鱼还有很多粉条儿。虽然之前在北京也吃过很多东北菜馆,对菜码大有一定心理准备,但还是被惊着了,四个菜就把桌子摆的满满当当,而且东北菜口味重,不就着主食还真不行,这一顿吃得我们几个忍着蚊叮虫咬在河边溜达了半天才回驻地睡觉。再有就是一当地朋友在自己的烤肉店里宴请我们,席间叫他家的大堂经理来敬酒,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丫头,二两半一杯转圈敬,眨眼两瓶白酒下肚,脸不红心不跳,转身该干嘛干嘛去了。还有是第一次见识当地特产的林蛙,酱焖的、整只的蛤蟆,满肚子里都是黑紫色的籽,不敢下嘴,在当地朋友的百般劝说下吃了一只,味道还不错,据说是大补。返京时买了几十只活的送给亲朋好友,居然没一个人敢做着吃。
我老家其实就是东北的,但是小时候回老家,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真正领教东北菜,还是在1993年夏天。我和同事去哈尔滨出差,中午对方招待我们吃饭。4个人,只点了三个菜,菜没上的时候感觉是不是有点儿少?因为在北京,4个人通常应该点6到8个菜合适。
菜一上来,吓一跳,都是大盆盛的,记得一个菜是得莫利炖鱼,一个菜是积菜粉,还有一个忘记了。
菜实在太好吃,可再好吃4个人也吃不完哪!领教了领教了!
第一次来东北吃饭相信很多人都会被东北餐馆的菜码所惊到:哇!这里的菜码好大!随后还会感叹怎么会这么好吃!
没错,在东北吃饭可以说是既经济又实惠还好吃。这是因为在以前,那时候经济还不够发达,很多人都在从事体力劳动,而东北地区四季分明,秋季、冬季以及春季室外温度都比较低,因此工作的人非常消耗体力和热量。因此在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会吃的很多,借此来恢复体力同时也可以抵抗寒冷,这就是为什么东北菜的菜码通常都很大。
东北菜还很好吃,像地三鲜、锅包肉、铁锅炖、大丰收等菜品可以说已经闻名中国。东北菜不像川菜、湘菜那般***味蕾,基本上无论你来自哪里都能够吃得惯,而且还会很喜欢吃。让人觉得东北菜好吃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大米饭。东北的大米真的是好吃,这也是为什么在东北通常以米饭为主食,吃东北菜还很下饭,很容易吃着吃着就吃多了。
东北菜的价格还很实惠,相较于南方在东北吃饭你会觉得怎么可以这么实惠?东北菜的价格真的不高,这是因为这边的物价并不高,人们也已经习惯了东北菜的价格,很难上涨~所以既好吃又实惠大概就是来东北吃饭的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