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血可以做哪些美食?
毛血旺
用毛血旺打头阵,其实算是凑数,因为毛血旺一般是用鸭血来做的,但用猪血的也有,菜市场难得买到鸭血的,就用猪血替代,也行。
关于毛血旺名字的来源,有的说是因为里面有毛肚、内脏之类的,又有血,所以就叫毛血旺,有的说这个“毛”字其实是冒菜的“冒”的讹传,指的是这道菜的制作方法,反正不管怎么样吧,好吃就行,你说呢?
猪血捞化
捞化是福建的一种特色小吃,其实它本意指的是一种极细的米粉,这种米粉只需要在沸水里捞一把就熟了,捞起放到碗里以后,浇上高汤,放上各样肉料菜码,就非常标准了。
比如这个猪血捞化,就是将特制的细米粉在猪血汤里捞一把,单独配上煮好的猪血就可以开吃的。
福建的捞化一直是我的必吃清单上没有划去的一条,因为还没机会吃到。具体口味如何,吃过的小伙伴们来补充下吧。
溜血旺
除了火锅,猪头豆腐汤、各种配菜炒猪血之外,醋溜猪血也算比较常见的一个猪血菜,只需要在正常炒制起锅前调个淀粉匀锅即可,味道酸香,十分开胃,苦夏时节厌食的人,可以试试这个菜。
(1)做成血灌肠,煎灌肠吃,或者把烧饼烤好,煎好的灌肠夹到烧饼里吃,也可以单独煎好,下酒吃,并且其丰富的蛋白质含量,也会促进酒精分解。猪血一定要新鲜的,加入淀粉,将其灌入处理好的猪大肠内,不一会就凝固成型。煎出来后,猪血的美味加上猪大肠的香美,实在想不出华北平原上还有什么比煎血灌肠更让人怀念的了。
(2)猪血烩豆腐。猪血和豆腐都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丰富的食物。两个品类结合到一起,简直营养爆棚,小时候杀猪年后,猪血都是我们自己家人处理,然后蒸出血块,吃的时候将血块切成合适的大小,加入豆腐、葱花、香菜,也可以加入肉食,这样一碗猪血烩豆腐,满满的好滋味,不管怎么吃都不厌。
(3)青椒煎猪血。这道菜是妈妈最喜欢做的,我喜欢称它为“煎”,因为我妈做的时候都是先将猪血煎的外焦里嫩,然后加入青椒一起炒的澎香。有时候我们也不放青椒,单独把猪血煎到外焦里嫩,然后用刚出锅的热馒头夹着吃,一块猪血我都能吃一个大馒头。各地杀猪年接的猪血,肯定吃法是不同的。
四川猪肉分类?
1.里脊肉 四川话说背肌肉 是脊骨下面一条与大排骨相连的瘦肉。肉中无筋,是猪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丝、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
2.臀尖肉 四川话说坐墩(儿发音)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质鲜嫩,一般可代替里脊肉,多用于炸、熘、炒。
3.坐臀肉 四川话说坐墩(儿发音)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为瘦肉,但向质较老,纤维较长,一般多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
4.五花肉 四川话说三线肉 为肋条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夹起的,适于红烧、白炖和粉蒸肉等用。
5.夹心肉 四川话说排骨 位于前腿上部,质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较强,适于制馅,制肉丸子。在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适宜作糖 醋排骨,或煮汤。
6.前排肉 四川话说排骨 又叫上脑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瘦内夹肥,肉质较嫩,适于作米粉肉、炖肉用。
7.奶脯肉 四川话说奶堂肉或奶旁肉 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结缔组织多,均为泡泡状,肉质差,多熬油用。
8.弹子肉 四川话说蹄膀 位于后腿腿上,均为瘦肉,肉质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里脊肉。
9.蹄膀 四川话说猪脚 位于前后腿下部,后蹄膀又比前蹄膀好,红烧和清炖均可。
10.脖子肉 四川话说潮头肉 又称血脖,这块肉肥瘦不分,肉者质差,一般多用来作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