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在你的家乡年夜饭都吃些什么呢?各地的习俗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谢谢邀请,年夜饭我们吃的还是挺丰盛的,一般都七八个冷盘,像牛肉,虾,猪蹄,白斩鸡,最喜欢吃鸡爪,别笑,就好这口,另外还有几个素菜,别看是素菜也挺贵的,席一开吃,我就要去炒几个菜啦,手艺不行,将就吃点,不过也没人说,接下来该是寓意年年余的鱼上场了,一般都是扁鱼,也不吃,讨个吉祥如意发大财的意思,茶鸡蛋和饺子上来,这可是象征美满团圆的祝福啊,必须要吃的,还有炖一大汤,里面什么都有呢,像排骨`鹌鹑蛋子羔黑木耳、平菇,总之满满一大锅挺鲜美的,好了,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这就是我们这的习俗,至于别的地方有什么习俗,我也不出去玩,也没研究过,一句话,不知道。
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北甘肃人,一到春节前夕,老人们就会开始准备各种炸食,俗称“炸油果子”,类似于现在的炸麻花,也是用的面粉加鸡蛋,油果子的形状有很多种,可以扭成蝴蝶结型,也可以做成各种小动物型,口味以甜口居多,也有咸口的。还会蒸一些“枣花馍馍”,西北人管馒头叫“馍馍”,老人们会把它捏成各种形状的,给小朋友的可以有刺猬型的,小兔子的,小老鼠的等等,最多的还是一些简单的蝴蝶型的,然后在馒头上用红枣做成眼睛当装饰,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既好看又带有红枣的甜香。油果子和枣花馍馍是三十年夜饭必备主食。
甘肃人团圆饭必不可少的一道硬菜便是糟肉,所谓“糟肉”就是把红腐乳加上其它一些调料,调配成料汁后,均匀的裹在五花肉片上,然后上锅蒸制而成。蒸熟后把肉夹在两片馒头中一起咬食,味道很是美味,五花肉经过添加红腐乳蒸食后也不会油腻。
甘肃有很多宁夏青海过来的回族人,也带了他们那边的一道美味——“手抓羊肉”,一到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会买上几斤上好羊肉。最好的手抓羊肉不加任何佐料只以清水炖煮,成熟后盛到盘中用手一点点撕着吃,吃的时候可以沾点椒盐或者就着蒜瓣一起吃,味道特别纯正。一般家里还会自己做椒盐,把一些花椒用擀面杖擀成粉末状,加上盐一起放在锅里炒,炒出焦香味就做成了。
甘肃人正月十五还会做一种特别的月饼,跟我们平时看到的买到的都不一样,所谓月饼,其实就是一块圆形的,很大的,厚厚的馒头,馒头中间每一层都用了可食用的颜料图上了不同的颜色,有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等等,切开后一层层的很好看,人们还会在每一层都加上不同的小吃,有椒盐,玫瑰花,姜黄等等,一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就做好很多这样的月饼走亲访友。
谢大圣书童邀!
在我的家乡——关中腹地乡村,年夜饭一般都吃浇汤面(臊子面),取意来年顺顺利利。吃完臊子面后,全家聚在一起包饺子,为大年初一的早饭做准备,取意团团圆圆。
关中腹地大年三十的习俗,是下午把屋里屋外清洁干净,然后贴门联、窗花,前厅摆好祖宗牌位,放好供果。傍晚时分,到村外地里的祖坟去请魂。请回祖先魂灵进门时,放爆竹庆贺。家中长者敬祖,点起蜡烛香火,倒上茶水,带着全家人叩拜,行三拜六叩之礼。晚饭的前三碗,敬祖宗,然后才是全家人聚餐。
晚饭过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嗑瓜子吃花生。一般人家,谈年来生活,展望来年日子。后来有了电视,人们基本上都是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期间也拉家常,谈论国家大事。凌晨时分,鸣炮迎新年。
我出身于一个古老的家族,家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我的少儿时代,父亲远在南方工作,春节很少回家。每年的大年三十日夜,祖父都会向我和弟弟讲述家族的历史情景。从始祖姜太公,到远祖章邯,到秦末汉初章氏后人隐姓埋名避祸秦岭山中,到后来汉朝巴东将军章直找到堂弟,帮伯父的后人在故地重建家园,到先祖西晋末年、唐朝末年、北宋末年的三次南渡,到元代1343年先祖中进士,时隔二百多年后,重返关中故里,到明代的家族昌盛,明末清初的抗清及家难,到清代中期的家族荣光,到1868年腊月初九日夜,血与火中的家难,高祖母带着年幼的曾祖父到外公家寄居、定居,他自己的辛亥革命西安首义,民国十八年年馑的大饥荒,他弟弟驻印军在缅甸九死一生的作战经历……
讲到家难的情景,伤心处祖父也老泪纵横,先祖的事迹,家族的兴衰荣辱,家国的历史记忆在我心中生根……六七十年代的大年三十日夜,对我们兄弟来说,是血沸神驰的夜晚,如今的大年三十日夜,我又会给子侄讲述家族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