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村过事,感觉收礼成了发家致富的一种手段了,你们有见过吗?
谢邀!
拿我知道的一个地方做例子讲一下,在某省份(具体不讲,免得被说地域黑)一个地方随礼成为习惯,凡是家里结婚,过生日都要摆酒,全村请客,夸张的隔壁村也请,叫了可以不来,但是份子钱得到,所以那个地方一年到头在家的都忙着随礼,几百起步,有些人家里没什么事情可以摆酒的,一年到头光随礼钱都不少,甚至有***去随礼的现象。有人一场酒席下来,光礼金就一二十万,但是这这钱也是常年累月自己随礼出去的。所以那边行成一个习惯,有个过生日的就摆酒,多少得收回这些年随出去的钱。更甚的有给11岁孙子做大寿摆酒的……这种习俗导致那个地方一直穷,家里也没什么经济来源,所以很多人翻不了身。这种陋习是要杜绝的,国家都提倡从简,不能大操大办,因为随礼这样的习惯让一个地方的压力增加不少。
至于丧事方面的,个人觉得还是得随的,多少都是个心意,但是不能定金额多少起步。这样也违背了,对逝者凭吊的初衷。
我本人的家乡感觉就很不错,凡是从简,有嫁娶各方面的都是自家人吃个饭,送钱送礼物都有,但是酒席过后份子钱基本会退还。人到就好。像嫁娶方面,彩礼也是看双方经济条件给,条件好就多给点,条件差就随便意思意思,双方年轻人压力不会太大。举一个同学的例子,两个人谈了七八年,后面结婚,他包了几千块。也不是条件不好,他们家里都有楼房都有车,是女方家长要求意思一下就行,后面也当嫁妆一起还回去。
所以一切从简,杜绝大操大办,发展地方经济才是首要,大家经济收入都高了就不会歪心思想赚这种钱。良性循环这样日子才过得更好。这年头随得多有面子的思想得改改了,自己过得好才是真的好,不要去考虑别人怎么想。随礼方面意思到就行,互相尊重彼此的生活条件,给少了也不要觉得别人抠。
无论城乡把收礼作为“发家致富”的手段这个情况者,认真说来确实不多,属於极少数之人所为。
一般而言,旦凡遇事给人者送礼者均是三种情况:1、有求於人。比如想通过送礼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2、报恩。人是有思维的,懂得感情,知道冷暖;对援手自己於困境中之人始终常常怀有感恩之心。3、礼尚往来。人在世上相互是有联系的,不可能万事不求人。因此投桃报李,亲朋好友间有对等互动非常正常。
如果有人把收礼作为敛财手段,可以肯定的说他的亲友只有越来越少,最后成孤家寡人。
因为接受了别人的礼,一定要奉还的,而且是基本上按收多少还多少来处理。当然,适当地多加点也未尝不可。俗话说得好,礼多人不怪。
总之,我是没有见过题主所言情况。
头条的朋友们:早上好!阿九哥简单说说农村张罗举办婚丧喜庆的事情,东西南北中各地风俗习惯不一样;尤其是中部六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等。就拿娶媳妇的(彩礼)有人形容“天价”彩礼钱。多少多少什么吉利数字。从网上各种媒体报道:“娶老婆难,难在彩礼高。娶老婆怕,怕在还债。”有得女方要求条件蛮高有房又要有车等等!西南西北省份据我了解不太一样。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是2005结婚的婆娘是(云南)人,女方父母没提***礼钱。我的岳父岳母只对我说;“只要你俩一起努力创造幸福家庭就够了”!风俗归风俗?只要双方父母都能体谅开明是很容易打碰常规,回归理性对待农村办喜事攀比随礼数字。这是败坏风俗应该继承老祖宗优良传统人情往来了表心意登堂祝贺美事美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