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的特产是什么?
化州是一个位于广东省化州市的普通地级市,该市被称为“中国橘红之乡”。化州的特产是橘红,它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也是化州市的特产之一。化州市的橘红果肉肥厚,口感鲜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南方人参”。此外,化州市还有其他美食特产,如荔枝、龙眼、柿子饼、花生糖等
化州有什么特产?
化州特产包括:
1、化州橘红,化州古时荒凉的地方,瘴气多,民众多患痰饮。相传有罗仙翁,怜悯民众苦困,种橘于“石龙”城内,所产橘红,消痰化饮有神效。
2、榕树茶,榕树茶又名琉璃茶,因产于古官道榕树圩附近而得名。
3、簸箕炊,簸箕炊是传统的粤西特色小吃,在茂名、高州、化州、湛江一带非常盛行。
4、化州白切鸡,提起化州白切鸡,在粤西乃至广东省很多人都赞不绝口。
5、平定沙司鸡,平定沙司鸡又名屋角鸡,以清初梁家沙司巡检衙迁建于平定屋角面得名。
化州糯米籺的做法?
做法是用糯米大米粉合搓成团,然后分出拳头一样大小,分别将小粉团压成薄片,并在薄片上放入预先备好的腌猪肉丝、虾米粒、炒花生粒、芝麻仁、椰丝或瓜丝配上些小香料。
但有个别地方的人喜欢用红豆、黄豆、眉豆或绿豆和韭菜做馅,这不过是地方习俗不同而已。最后用薄片将馅包牢。
一切制作完毕,轮到最后一部工序——印籺,即是将包好的籺放入木雕“寿桃”形或方形的籺印(籺印是用木板雕成寿桃的形状,中间刻有个“寿”字)中铬一下,随即用蕉叶或者是菠萝叶垫好底部投至蒸锅里,蒸熟后取出凉一会儿便可上口了。其味道别具一格,可谓是化州美食特色——籺中之王。
化州拖罗饼馅料做法?
化州拖罗饼制作起源于北宋绍圣元年,距今差不多近千年历史。据载,其制作工艺出自于唐宋八大诗人之一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妻子,当时苏辙被贬为橘为知县,其妻随从,临近八月十五,苏辙之妻巧用馅料制成饼,苏轼与兄弟在圆月夜赏饼时,即定其饼为拖罗饼,由此,化州拖罗饼声名远播,其皮薄松脆,口感好,深受消费者的热捧。
做法:
转化糖浆与枧水充分混合均匀。加入花生油,混合均匀,筛入中筋面粉。搅拌至无干粉。搓成团之后放置在容器中,封好保鲜膜,醒2小时左右,醒的时间最好不要低于1小时,也不要超过4小时。
接下来准备馅料部分。将椰丝小火炒香,炒到微微发黄并且有椰香味。瓜子和芝麻也分别炒好,炒到微微发黄并有香味就可以了。不建议全部混合在一起炒,因为芝麻和瓜子仁容易沉到底下,可能出现椰丝还没炒好,芝麻已经糊了的情况。
炒好之后加入糖、油、水、糕粉,搅拌均匀。买的拖罗饼比较油,我加的油不多,刚好够将芝麻和瓜子附着在椰丝上,大家可以自行调整,稍微多加点液体馅料不会那么干。
面团醒好之后分成60g一个的小面团。盖好保鲜膜再醒10分钟左右。醒好之后的小面团先在糕粉里滚一圈。然后放置在手掌中,用另一只手摁成薄片。这一步也可以用擀面杖擀开,但是用擀面杖擀好之后拿起来容易破,我习惯在手上直接摁。加入30g馅料。像用布包打包行李一样,将馅料包起来,尽量不要弄出太多褶皱,底部不要太厚就好。包好之后收口朝下放置。全部包好之后就准备蛋黄液。取一整个蛋黄和一茶匙蛋清混合,就是蛋黄液。将蛋黄液均匀的刷在拖罗饼上面。均匀的撒上芝麻和瓜子仁作为装饰。
烤箱预热200度,中层,烤20分钟左右,后面几分钟自己注意观察状态,烤至表面金黄就可以了,不要烤过了。
1、拖罗饼是广东化州的一种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主要材料有椰丝、白伍仁等,辅料有糖,口味偏甜。拖罗饼色泽金黄,形似明月,皮脆酥香,馅软甜香,肉香醇浓,爽口不腻,味美无比,吃后齿颊留香,百吃不厌,令人叫绝。
2、化州市的拖罗饼起源于元符二年(1099年)中秋节前夕,距今已有900余年历史,至今仍为中秋佳节上好送礼佳品。中国拖罗饼之乡,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
3、拖罗饼是一种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是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的非遗特产。一般在中秋节时候吃,相当于月饼,以前化州没有常见的广东月饼,是吃拖罗饼过节;现在,拖罗饼在中秋节时,也比月饼受欢迎,月饼用于送礼,而自家食用还是会选择拖罗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