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画家莫奈有哪些经典名画?他在西方艺术史上的价值如何?
佳士得纽约在2016年秋季上拍他的一幅重要画作《干草垛》(Grainstack,1891)——莫奈“干草垛”系列的25幅之一,以8144万多美元创下莫奈画作的最新拍卖纪录。之前的最高纪录已经由莫奈在1919年画的一幅《睡莲池塘》(8040万美元)保持了8年。
莫奈,《睡莲》,1919,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莫奈,《睡莲》,1907,休斯顿美术博物馆
1874年,一群年轻画家在巴黎组织了一个他们自己的画展,来向官方沙龙挑战。他们拒绝跟着当时最权威的大师及其追随者瞎跑,从过去的和当代的课程中汲取新的观念,发展了一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艺术。他们勇敢地接受了当时报刊用嘲弄的口吻冠于他们的浑名-“印象主义者”。他们凭借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斗志,突破传统既定的规范,独步一时,最终获得了世界的首肯。
克劳德·莫奈《日出·印象》
法国画家莫奈的经典名画
19世纪法国画家莫奈笔下的经典名画有《印象·日出》《罂粟花》《撑阳伞的女人》《散步》《干草垛》《睡莲》等等,在莫奈所有的经典名画中,没有哪一件作品比得上《印象·日出》这幅画,这是因为它影响了整个绘画发展的进程,它是“印象主义”的标志性作品,当这幅画第一次参加展览的时候,批评家路易斯·列罗伊讽刺说,这是一次“印象主义者”的展览,批评家在文章中是针对那些湿乎乎的“半成品”画作,用的是明显的贬损口吻,
就像作品的标题所注明的那样,《印象·日出》这幅画不是现实主义的描绘,而是表现风景给画家留下的“印象”,印象派的艺术运动也因莫奈的《印象·日出》而得名,这幅画的主体是法国勒阿弗尔海港的作品让人如临其境,画面空濛迷离,莫奈运用自如松散、笔触明显的笔法呈现了一幅橙红亮色的朝阳从缥缈的海上雾气中冉冉而出,将光影投射在下方的水面上的景象,整幅画面的光影都在“流动闪烁”,莫奈也因此奠定了自身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价值——印象派创始人、印象派***、流动光影之父。
莫奈除了创作风景画之外,也创作有关女人题材的画作,比如《窗前的卡米尔》《撑阳伞的女人》画中的女人都是莫奈的妻子,他的妻子经常是一人分饰多角,或撑伞、或转身、或站立窗前、或散步……等多种画面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艺术生涯中,莫奈几乎从不描绘有关***题材的作品,这是他受写实主义“农民画家”米勒的影响,米勒因为对妻子承诺之后,就不再描绘***,从而以农民题材的画作成名,莫奈也是对妻子极其专一的人,米勒的流动性笔触也影响了莫奈,影响了印象派的诞生,
都说画家需要一个画室进行创作,但是莫奈从不在画室里创作,他认为画室里的光线不够自由活跃,而且在画室里没有宽阔的视野,在户外创作可以随时捕捉光影的变化以及活跃创作思维,所以莫奈经常邀请画家朋友去巴黎南边的枫丹白露森林“写生”创作,同时也在库尔贝、米勒、柯罗的风景画中得到很大启迪,其中,莫奈的作品被视为印象派的精粹,因为其取材于当代生活,而且莫奈毕生都在追求表现短暂光线作用下的视觉印象,
莫奈作品
莫奈在西方艺术史上的价值不仅表现在他是印象主义的创始人,而且他的创作还标志着现代艺术的开端,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莫奈背离学院派的理论和规则,拒绝传统素描练习,使用自由放纵的笔法去“表现”,而不是去“描摹”,他致力于捕捉和表现阳光照射在每一个景物上不同的状态,这“不同的状态”效果影响了“后印象主义”塞尚的构图,以不同的角度表现同一个物体,在同一个物体上可以看到不同的状态,塞尚因为莫奈,从而成为“现代主义绘画之父”。
莫奈作品
莫奈的代表作有《日出·印象》、《卢昂大教堂》、《威特尼附近的罂粟花田》、《睡莲》、《干草堆》。
莫奈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经过以莫奈为首的一批艺术家的不懈努力,突破了此前学院派的保守思想,极大地冲击了19世纪后半叶占据西方画坛统治地位的官方艺术,为掀开西方现代绘画史新的一页,做出了重大贡献。
前言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莫奈(Claude Monet)是法国知名画家之一,他的画突出了光与影的结合,故留存世间的很多作品都是围绕此主题展开,他的经典名画很多,在西方艺术史上的价值如何?请看我的如下若干举例叙述:
该画是以油彩为主要材料,目前藏于巴黎马蒙达博物馆,以早晨为背景所描述的勒佛尔港口景象,蓝色的海水在初露太阳的照射下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即橙黄与淡紫,远处的烟囱,大船上的吊车,还有摇船的人都依稀不清,水中波浪都是***用长短不同的笔划组成,所有这一切都是突出了在雾蒙蒙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
莫奈在此作品中故意***用“零乱”手法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晨景,也是对当时欧洲传统沙龙学院艺术风格一种大胆挑战,可谓是艺术的一种叛逆形式。
该画也是以油作成,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专心于印象派风格的莫奈也曾经一度痴迷于日本浮世绘,该作品中的身穿和服人物是他的妻子卡米尔,他用该画来描述夫妻之间半开玩笑的情景。与朦胧的《日出.印象》不同的是,画中女子身上的和服颜色鲜艳,上面的树叶与人物都展现的十分精致,也暗示了一个户外阳光明媚的日子。1876年的一次印象画展中,莫奈将此画与自己的其它景物画一起展出,有意思的是很多户外光线的得意之作却无人问津,唯有这幅画却被高价卖出。
这个时代还有可能出现梵高那样的天才吗?
文森特.威廉.梵高,攻读神学,意在牧师;偶识图画,中情点彩。家庭失谐,精神么分裂。自割双耳,***辞世。生前穷极,身后多荣。然而梵高自知乎?自乐乎?
梵高,一个悲剧!“天才”者,后人评价,与伊何干?
梵高不是天才。只是一个在精神上有些问题的人。碰巧,他喜欢画画。也碰巧,他画画的色彩,用得跟其他人不同。这个,其实就是他精神方面出了问题,对客观事物认识不清的缘由。所谓的天才之说,其实只是无稽之谈~
首先确切的说,来自于荷兰的文森特·梵高并不是天才更不是绘画天才。他的基础素描甚至还不如中国现在艺考生的水平,他曾经因为画女人体外形结构非常不准变形而被他的指导老师逐出画室。
梵高的伟大不是他的常规绘画技法,而是他极度献身艺术的执著精神和抽离于绘画常规的完全主观艺术形态,这是常人不可比拟的也是不容易学来的。
由于时代各异所限,现在很难找到类似梵高式的伟大人物,更寻觅不到那种不为物质、金钱、名利所诱惑而完全投身于自我世界的、纯粹的艺术***!
我看过欧文•斯通的梵高传——《渴望生活》的书。我本人也是梵高作品的欣赏者与崇拜者。我以为,在当今这个时代,很难还有可能出现像梵高一样的天才画家。
通过他的油画《向日葵》我认识了梵高,又通过斯通的这本《渴望生活》的书,我了解了梵高。
梵高在生活中,就像一个智弱的残者,他的悲惨而成就辉煌的人生,震撼了后来世界的无数读者。而在艺术上,他却是创造精神的圣人。可以说当今世界,一般的人都做不了梵高,但是,我们却可以从艺术的角度去仰视他、崇敬他。
梵高所生存的世界,他的阿姆斯特丹,海牙,他的田野,他的那些云朵、果树、向日葵,都成为了他的画作中最重要的美的一部分。这些美好的事物,全部都存于他心中最温柔的地方,以用来抵抗不公平的苦难经历和并不温柔的岁月给他带来的一次次的伤害。
梵高是这个贫穷或者富有,健康或者疾病的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精灵。梵高在世的时候,穷困潦倒,而在他去世以后,他的画作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贵的藏品。他就是为画画而生的人。他的魂永远都在他的世界里——在画中得到永生。
所以,我想,再也不会有梵高了。
很多的回答让我想到了筷子兄弟老男孩里的经典台词……咱能不拽文吗?回归正题,这个时代能不能出梵高这种天才?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理由后面会详细说明),真正困难的是出现发掘梵高的那个人。与其问会不会出现不如换一个问题,什么是天才?梵高到底是天才还是疯子?这样就能更系统的分析会不会再出现梵高。
咱们先来看一看,发生在梵高身上的,除了绘画以外的事迹。割了自己的耳朵送给一个女人(各种割耳朵版本之一),因吃了一整罐***颜料中毒,高更因为快被逼疯了而和他分道扬镳(高更是梵高为数不多敬仰的人物之一,能被一个疯子敬仰,想想这是个什么货),进***院,拿着***给自己胸口来了一发没死,两天后卒,后人甚至给梵高进行了诊断,他得了癫痫+躁郁症+急性间接性卟啉病+美尼尔氏病。那么,问题也就解决了,他是个十足的疯子。那他是天才吗?有句话叫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这完全就是谬论,因为在艺术上,真正的天才就是疯子。咱们可以看一看,在各个艺术领域,能被称之为旷世奇才的大家们哪个没点毛病?音乐莫扎特,贝多芬,绘画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甚至咱们的宋徽宗赵佶,以平常人的眼光来看,都不是很正常。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疯子都是天才,才能加上疯狂才是天才。以地球的人口基数上来看,再出现梵高这样的天才再正常不过了。
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个时代还有可能出现梵高这样的天才吗?好消息是,梵高有的是,坏消息是,愿意发掘梵高的人没了,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绝对商业化时代,每一项所谓的艺术都在向着商业靠拢,以赚钱为第一目的。现在所谓的艺术家要学会配合这种整体氛围才能生存下去,而梵高这种人在现在社会是无法生存的,即使画出了星空,也会淹没在一众的量产型艺术生的作品里,现在的艺术与其说是创作,不如说是指定。在这里我没有不恭的意思,不过长安不倒翁小姐姐的艺术造诣真的比那些常年为了更进一步而拼命苦练的舞蹈专业生高吗?但是他们的知名度和发展前景完全不是一个层级。所以现在社会,出现梵高很正常,但是能不能出头就是另一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