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鸡怎么做好吃?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虎头鸡,或谐音"糊涂鸡",起源于大码头镇的传统菜品,该名称主要为大码头一带的叫法,当地还习惯简单称之为"炸鸡",寿光地区习惯称之为鲁式松鸡,为民间鲁菜菜式,具体做法也相差较大。广泛流行于山东及其周边地区,京津,苏北,东北辽宁等地受鲁菜影响地区都有改良菜式。
东北辽宁等地受鲁菜影响地区都有改良菜式。按烹饪方法不同,主要有鲁式松鸡,南式松鸡,铁锅黄焖鸡,川式油松鸡,大酱松鸡等。传统大码头松鸡一直为家常菜品,烹饪并无过于具体的标准,根据个人口味喜好进行烹调,后来虎头鸡在寿光王高镇地区传承和发展起来,2002年鲁式松鸡被山东省鲁菜协会收录为鲁菜样式。将鸡腿洗净,剁成小块,加入花椒粉、料酒、生抽、盐、白糖、葱花、姜片腌制半小时待用。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准备一个大碗,装入面粉和打散的蛋液,搅拌均匀,将腌制好的鸡块放入蛋液面糊中滚一下,入七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捞出控油。
炒锅放入少量油,油热后放入姜片、葱花煸出香味,倒入开水,以没过鸡块为准,放入生抽、老抽、盐,糖少许(一定不要太多,只是给汤汁调个味而已),最后加入鸡块后烧开,转入高压锅压20分钟。
虎头鸡又名松鸡,属于鲁菜传统民间菜式,流行于山东、苏北等地区比较常见,因地域饮食习惯、文化不同,其做法不同,口为也多样,比如有鲁式松鸡、南式松鸡、川式松鸡等,因此虎头鸡没有标准做法,其中鲁式松鸡被收录鲁菜样式,成为地方名菜,还入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怎么做好吃?我想这需要根据地方或个人饮食习惯、口味来说。比如,鲁菜松鸡讲究突出原味,咸鲜为主,口味偏向清淡,而川式松鸡容入地方特色麻辣口味,偏向油厚味重,也有些地方会做成咸鲜香辣型,其口味做法也会因地因人而改。
虽然虎头鸡做法口味多样,因人因地而变,但是都要经过腌制鸡肉,鸡肉裹鸡蛋糊和油炸鸡块等程序,虎头鸡就是因为炸制后形成不规则形状,颜色金黄,有皱皮形如虎头而得名,只是后面步骤吃法有些不同,大概有四种。
虎头鸡做法多样,口味多变,但是想要好吃,还得掌握其中重要的两步,也是虎头鸡特色所在,一个就是需要腌制挂糊,另一个就是炸鸡块。
虎头鸡炸制后颜色金黄,外焦里嫩,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经过煲炖、蒸制、焖烧后来食用,下面就以其中一种来做实践介绍。
~~【煲炖虎头鸡】~~特点:鸡肉酥软可口,汤汁清爽鲜香
第一步:准备食材
主料:鸡一只
辅料:土豆300g,姜1块,蒜3瓣,鸡蛋,面粉500g,生粉100g,八角1个。
调料:盐2g,鸡精3g,生抽10g,耗油3g,料酒3g,十三香4g。
1.将鸡洗净,剁成小块,倒入少许料酒腌制20分钟。
2.将鸡块放入面粉中裹一下。
3.将裹了面粉的鸡块放入事先搅好的鸡蛋中裹一下。
4.锅内放油烧开,将裹了鸡蛋的鸡块放入炸至金黄捞出。
5.锅内放水烧开,将炸好的鸡块放入水中,小火炖半小时左右。
6.放入洗好泡过的粉条一起炖。
7.放入葱、姜、盐、山药,熟10分钟左右即可。
材料:净鸡1只,鸡蛋2个,面粉100克。
调料:葱末、姜末、蒜蓉各10克,精盐1小匙,味精1/2小匙,白糖、绍酒各1大匙,酱油小匙,高汤适量,色拉油1000克(约耗75克)。
操作步骤:
1.鸡蛋磕在大碗内,加上少许面粉、精盐和清水调拌均匀成鸡蛋浓糊。
2.将净鸡去掉嗉子、鸡爪、鸡***和内脏,放清水中浸泡并洗净血污。
3.捞出后擦净表面水分,带骨剁成大小均匀的块,盛入盆中,加入酱油、绍酒、味精、白糖拌匀,再用手抓拌均匀,腌渍入味。
4.把鸡块先滚上一层面粉,再放入盛有鸡蛋糊的碗内挂一层鸡蛋糊备用。
5.净锅置火上,加色拉油烧至八成热,下入鸡块炸至呈金***时捞出。
6.把鸡块放入碗内,加入高汤、葱末、姜末和蒜蓉调拌均匀。
7.再加入精盐、绍酒、味精、白糖,上屉用旺火蒸至熟烂,离火出锅,上桌即可。
虎头鸡,或谐音"糊涂鸡",起源于大码头镇的传统菜品,该名称主要为大码头一带的叫法,当地还习惯简单称之为"炸鸡",寿光地区习惯称之为鲁式松鸡,为民间鲁菜菜式,具体做法也相差较大。广泛流行于山东及其周边地区,京津,苏北,东北辽宁等地受鲁菜影响地区都有改良菜式。按烹饪方法不同,主要有鲁式松鸡,南式松鸡,铁锅黄焖鸡,川式油松鸡,大酱松鸡等。传统大码头松鸡一直为家常菜品,烹饪并无过于具体的标准,根据个人口味喜好进行烹调,后来虎头鸡在寿光王高镇地区传承和发展起来,2002年鲁式松鸡被山东省鲁菜协会收录为鲁菜样式。虎头鸡现为广饶县大码头镇和寿光市王高镇地区名菜,现被收录为广饶地方特产名录和寿光市民间传统饮食名录,2004年入选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收起
食材清单
鸡肉块
500克
盐
适量
鸡精
5克
生抽
大家有没有吃过很好吃的鸡,可以推荐一下吗?
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单从鸡的种类来说,好吃的鸡莫过于土鸡、芦花鸡、柴鸡、乌鸡、麻鸡、笨鸡…等等,不仅从养殖环境、养殖技术、以及鸡本身的肉质特点来说,都有些与众不同,因此,做出来的美食也是不同于我们所常见的普通鸡肉。而好的食材还要结合好的做法,中国有四大名鸡“安徽符离集烧鸡、河南道口烧鸡、辽宁沟帮子熏鸡、山东德州扒鸡”,制作的过程不仅讲究而且还加入了名贵的药材,吃起来不仅肉质松软有嚼劲,有的连骨头都很酥脆,除了味香还有美容养颜、增强体质等功效。
今天我来推荐一种好吃的鸡:椰子鸡。这是源自于上个月很偶然的一天,一个东北老同学来访,习惯了每天带午饭便当的我对写字楼里的餐馆哪家好吃哪家不好吃实在没有发言权,直到看到一家几乎座无虚席的椰子鸡火锅店,便决定就选在这里一起吃饭叙旧。事实证明,椰子鸡的美味可以排在我吃过的鸡肉里面靠前的位置了。
椰子鸡火锅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先用椰汁与少量椰肉炖仔鸡,因为仔鸡肉质鲜嫩,不到十分钟便熟了,吃的[_a***_]先喝椰汁鸡汤,再吃鸡肉,几成肚饱之后再用剩下的椰子鸡汁加些清水来涮肉、涮菜吃。椰汁鸡汤不仅汤汁清澈,香气扑鼻,而且喝起来清甜可口,令人神清气爽,椰子的清香味浓郁,让人回味无穷;鸡肉吃起来也香甜嫩滑,吃完让你既解渴又解馋,再加上后面的涮火锅吃法,吃罢满足感十足。
作为椰子鸡火锅的主要食材,鸡是从海南空运过来的文昌仔鸡。文昌鸡,是海南省的特有品种和特产,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品牌历史。这种鸡体型方圆,脚胫细短,皮薄骨酥,肉质香甜嫩滑,营养丰富,堪称色、香、味、型、营养俱佳,百吃不厌,居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有关文昌鸡的描述及它的美味记录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岭南杂事诗抄》中称“文昌县属有一种鸡牝,而肉若牧肉,味最美,盖割取雄鸡之贤,纳于雌鸡之腹,逐不生卵,亦不司晨,毛羽渐疏,异常肥嫩。以其法于他处试之则不可,故曰文昌鸡”。
椰子鸡的吃法据说是与纺织女家黄道婆有关。“热衷研究的黄道婆烹制文昌鸡时,将饮用的天然椰子水倒入锅中,香甜的椰子汁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出锅后汤汁鲜香、鸡肉滑嫩,食用神清气爽。黄道婆对这道菜赞不绝口,取名椰子鸡。并将椰子鸡的制作工艺传授给黎族人民,从此,椰子鸡广为流传,成为海南最具特色的美食。”
在现代餐馆里,火锅技术让这道传统的美味得到更好的诠释和发扬。而在自家的厨房里,椰子鸡做起来也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一道菜。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椰子鸡家庭版的做法:
步骤1:把仔鸡用刀斩成大块,用手揉捏鸡肉并且用清水洗去血水和杂质,然后把鸡块浸泡在清水中半小时;[揉捏鸡肉是让鸡肉中的杂质和血水析出来,再次用清水浸泡鸡块是进一步把肉中的杂质和血水泡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