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孙权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曹操和刘备平生南征北战,纵横沙场,经历无数战役,操劳一生,只为建功立业,可是孙权不像这二位一样能征善战、戎马一生,好像很“偷懒”的样子,却依然功成名就,实现了曹操和刘备的毕生心愿,而且轻松地活到71岁,那么孙权是怎样做到的呢?
一、勤奋好学、广交贤才。
孙权9岁丧父,他的母亲吴夫人对他谆谆教导,养成勤奋读书的习惯,十五岁时便跟随哥哥孙策南征北战,他常参与孙策军内部的决策,其才能令孙策都自叹不如。他为人旷达开朗、仁爱明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很多贤才对小小年纪的他都是赞不绝口,以致后来他哥哥死后,愿意将一手打下来的基业让他来接管,三国时期为了争夺继承权明争暗斗的大有人在,可是他尊敬孙策,孙策心服口服,没有把位子传给儿子,反而传给了他弟弟。
二、礼贤下士、各尽其才、善***于物、尽得人心。
孙策被刺杀身亡的时候,孙权才18岁,这么小的年纪就要挑起振兴江东的重任,孙权最初掌管江东时,局势动荡不安。庐江太守李术更是公开反叛,宗室内部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堂兄弟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遭到***,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真是内忧外患,各种压力向孙权袭来。
好在孙权礼贤下士,对待张昭亲如师傅,对待周瑜如同亲兄弟,张昭擅长治国理政,周瑜擅长领兵打仗,孙权在他们的帮助下,平定内乱,抵御外来之敌,成功保住江东基业。两位大神级人物愿意辅佐孙权,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孙权必定有过人之处,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
周瑜评价说: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意思是说孙权亲贤才,重视人才,而且善于纳奇才)
孙权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在表面上看算是比较随和善于用人,思想冷静去分析事态后果和进展,也即沉得住气,属于守株待兔的忍耐态度。
他对文臣武将表现出一种客气、信任无猜的器重太度,先后也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大臣极力***,吴国才能群雄争霸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孙权给我的感觉就是“耍阴高手”总是搞什么美人计、鸿门宴等偷鸡摸狗,不够光明,讨荆州还要联曹,拿了荆州又反过来联蜀示好,做人没立场,象双头蛇一样阴险。但总体来说,只要能确保吴国经久不衰 ,再阴的招仍然值得称赞,因为战争总是各出奇招,能赢得战争就是高手,这与人格无关。
谢邀!
孙权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话题其实很有意思。
关于孙权的生平,网络上有很多资料,这里我想用不着再来重复,这里就谈一下我个人对于孙权的看法。
我其实特别喜欢历史学家方北辰先生对于孙权的评价,那就是“半生明主”。我觉得方老的这个评价洞彻而又精辟,客观而又富于感情。
谢谢邀请!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曹刘孙三巨头就个人魅力而言孙权的粉丝数从古至今都稍逊于曹刘,我觉得和曹刘是开国之君,而孙权是承父兄之基业的守成之君有关,虽然创业难守业更难,但无论演义还是民间传说,他的个性确实没有曹、刘那么鲜明,再加上他的父兄又特别的优秀,特别是哥哥孙策有小霸王之称,或多或少地在势头上盖过了他。
虽然如此,孙权也绝不是菜鸟,从年龄看他比曹操、刘备年轻很多,不是一代人,"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对他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军事上赤礕之战,夷陵之战人们记住的是周郎和陆逊,但作为最高统帅的孙权作用被人低估。他在国家治理和知人善用上的确有过人之处,但也不要忘记"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他能放手让周瑜,吕蒙,陆逊等这些军事的顶级人才独当一面,只有胸怀是不行的,就象刘帮敢用韩信,一定拥有比"被用者"更高的智慧和势力。
一家拙见,感谢阅读!
我们按正史《三国志》评论孙权,而不是《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来说,实际上孙权有些像打酱油的,没有存在感。
孙权,字仲谋。生于公元182年,驾崩于公元252。公元201年执掌江东基业。时年19岁。公元229年登基,时年47岁。在位23年。驾崩时70岁,是曹操,刘备和他同期最后一个去世的,三国吴国的建立者,史称吴大帝。
孙权的基业是建立在其父孙坚其兄孙策基础上,和刘备与曹操白手起家不同,用现在的话说孙权是典型的富二代。但发展,扩大,兴盛。彻底成就帝王之业却是孙权。和他同时代的曹操曾言:生子当如孙仲谋,刘备有言: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意思是孙权绝不是一个肯为人下的人,我不能再见他了)可见和他同时代的一个级别的人对孙权的评价还是颇高的。但随着时间和历史的推移,后世对孙权的评价越来越低。
实事求是地说,就孙权和曹操,刘备二人相比,孙权的个人操守,军事能力。政治素养都远逊于曹刘,首先是继位之后不追封其兄孙策为帝,显得气度太小(孙权认为东吴的基业是孙坚和自己打拼下来的)分别两度向曹操曹丕父子称臣,虽然是名义上的,但却是有失身份。张文远威震逍遥津,杀的孙权不次于赤壁曹操之败,登基之后逼死陆逊。晚年之际国家政局不安,两废太子,导致朝堂党争,孙权死后数次宫廷***,国家动荡不按,对比魏蜀两国的基本安定,差的太远。
孙权这个人比较残忍,猜忌心很重,薄恩寡义。陈寿拿勾践和孙权类比,应当是比较适合的,换言之,此人可同甘苦,未必会共富贵,在三国中,魏蜀两国都有统一天下之雄心,而孙权却没有,守住自己现有的利益和形式是孙权的目标,可见孙权也算是胸无大志之辈。在魏蜀吴三国里东吴是法统与合理性最差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帝“禅让”曹魏。刘备自称继承汉祚。而孙权却没有任何称帝的理由和法理,实际上就是个大军阀。
曹操与刘备的早年打天下都很出彩,孙权基本上没有经历过打天下的过程,一上台就是主政一方。换言之上就是守成之主。除了夺荆州比较出彩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孙权在三国里真没有存在感,孙权早年不错有时机扩张领土,却没有去做。中年安定,巩固内部。晚年昏聩,国家不安,也许孙权最大的悲哀就是活的时间太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