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人,手里有50万,你觉得是创业好,还是带着老婆孩子安稳的在小县城生活好?
谢谢您的邀请,作为32岁自有50万的资金(这个钱在现在确实不够多的),如果有稳定的工作,又在小县城,我觉得还安于现状,如果不想平淡,就去投资创业吧!也许您就是个突击手!
32岁,50万?算有钱人吗?年轻有为正当时,32岁有50万势头不错,就心甘情愿的享受生活的悠闲,太早了!花钱的时日还在前面等着你买单呢!虽然知足者常乐话不错,但是还是有时间与年龄段可循的,一点小小的财富就心宽体闲,只是一时的运气而已!一个人的生命黄金时段就在30~45岁之间,放弃就是浪费生命!
谢邀!
个人的经历,仅供参考:农村娃,80年代读大学,分配在机关工作,基本工资第一年56元,共128元/月到手,第二年178元/月,工作四年后(92年)下海,白手起家,中途跌宕起伏,但定居发展城市未定,资金都投在创业上,90年代末,决定在杭州发展,以当时的行情,一年的收入可以买一套房子(100平左右),先买了一套房子,安置了家。以后按家庭收入的10%投入小孩教育,15%包装自己(买车等),15%预备金,30%投资(股票、基金、项目投资),比例一直没变,逐渐资本积累,目前,教育的投入三年前已完成(小孩已学成回国),个人包装不需投入,固定资产1500万左右,留的预备金600万左右,随时可以调动,投入好的项目〈股票、基金3年前已出尽),转入打工者行列,收入维持稳定的生活。就等5年后退休,在工作中,另散钱给全家每人保了分红保险,总保费化了100多万(小孩五岁起保),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首先谢谢你邀请,如果说我有50万,那去投资赚更多的钱,经营自己的事业,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赚取更多的利润,请更多的工人,解决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办更多的***事业,是残疾人老年人有所养,老有所用,有所发挥自己才能,她们找到自信在我的事业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示他们的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感谢你的邀请!我认为:
在人生的道路上,信誉、感情、健康、知识、财富都必须积累。倘若坐吃山空,立用地陷,结果必然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建议你,结合自身条件和家庭状况选择继续创业,积沙成塔,争取更大的收获!成功每在困苦日,失败常因得意时。
真正的农民是什么样子的?
以务农为生的人就是农民,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许多农民都不是农民,农民应该是一种职业的称谓,而不是身份标指。所以,现在户藉制度已改革,今后户口本上一律标注为居民。以后,如果你不以务农为生,就不该称为农民。干什么的就说是干什么的。泛称农民的时代终将终结。
生活在农村种地搞农业的人就是真正的农民,现在好多人自己都定性不了自己的身份,说自己是农民可是不住在农村,说自己是市民但城市里没有自己的一寸土地,虽然住在城市身份还是农村人,这种人和我一样其实就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说白了还是农民。
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就是春种秋收常年居住农村的人,现在农村入口流失严重,村里留下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的人,也只能种地生活,每年春季就开始忙碌耕地下种,到了夏季就是除草施肥,秋季就开始辛苦忙碌的收获。
现在好多人都做三农领域,但是真正的能生活在农村,扎根农村做三农的人寥寥无几,搞出来的视频文章有时候很空洞,只有自己亲身感受哪怕你拍的***不够好也是一种真实三农的体现。
- 农民,自古就是以种地为主要的生活来源,粮食是农民最重要的生活用品,可以说是农民的命脉。
- 现今农民种地生产的粮食足够其本人及一家人食用,也会把生活供用之外多余的粮食卖掉换钱,用于买其它的生活用品,卖粮食也是农民的一笔收入。
- 现在的农村,农民们的生活逐惭好起来了,放眼农村,绝大多数都盖起了小楼房,甚至还有别墅,私有车在农村家庭也越来越多。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农村***休闲设施也都有了,村村通了水泥路。
每到阳春三月,正值春季播种农忙季节,在田地里忙碌的大多数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顺便带他们的孙子,小孩子上学有校车接送,他们也有像城市人那样会跳广场舞!妇女们也会聚集在一起聊天,男人们也常去茶馆喝茶打牌,大都在赶集天。出社会的年轻人大部份外出打工赚钱去了,在农村,比较安静,没有城市的喧嚣,慢节奏,慢生活。农民们的生活也很如意,飞鸟悦耳的声音早晚都伴着他们。
粮农才为农民,长期离开田地的农村人并不是农民,仅是农村户籍而已!头条文字和***上一些人天天打农民旗号索求国家白发钱,他们不是为粮农而是为自己!
很多人从八十年代起就已离开田地出去打工开店摆摊了,***上讨钱的人有保安有农民工还有农店主……他们索求城市纳税人赡养自家老人,一是逃避传统赡养责任,二是田地荒了要钱给老人买粮,三是自己告老还乡后指望国家养老,四是"大锅饭″分浮财思想在作祟……
听朋友们说过这样的一位农民,从年轻到老连县城都没有去过,就是在家种地一年敢过几次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县城看看,他说庄稼人就会种地去县城干什么还得花钱。有人问他你活的值吗?他说太值了什么庄稼都会种,儿孙满堂小日子过得很好,农村就是过好日子,庄稼人就要本份。
有个不会做饭的婆婆是什么感受?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我挺有话语权,我婆婆做饭真是太差劲了,只能说是能做熟了[捂脸]。就连煮包方便面也是糨糊糊的,没一点食欲,更不要说炒菜了,炒个土豆,它能把土豆切出条、片、块儿各个形状都有。胡乱炖熟就得了。
婆婆是农村人,她首先就非常不喜欢做饭,用她自己的话说:宁愿去掏大粪,也不愿意做饭。你看她平常闲的没事干的时候,找根树杈子削成个锹把、铁镐把,修理个自行车、补个车胎,干得可带劲了,就是不喜欢做家务活。一句话就是托生错了……
要跑题了[笑哭],刚结婚时因为离得远,也不常去,逢年过节凑合吃点就算了,我也不是太挑剔的人,又不在一起住,我还没觉得啥。等有了小孩之后,需要她帮忙照看一下时,可就尝到苦头了。
别人家的婆婆都能把家料理的井井有条,饭也做的鲜美可口。我那个羡慕呀,没办法,有人照看孩子就不错了,否则我连工作都做不了,知足认命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了孩子也得上网学做饭,每天晚上我都要把第二天一家人的饭菜弄成半成品,把房间收拾干净,第二天很早起来做好全天的饭再去上班。
每天早晨起来像冲锋,天天上班披星戴月,风风火火,生活就像穿了魔法的红舞鞋,不停的运转下去。
我是@飞往我的山 ,没有埋怨数落婆婆的意思,只是实话实说,毕竟谁也不是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其爱好喜欢的领域。婆婆性格好,从不挑事儿,从不说多余的话,且非常包容,拥有了女性身上很多难得的优点。
总之,我们二十余年的婆媳相处,家庭很和睦,也受到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的认可和赞扬。只想说,有缘相遇已不易,且行且珍惜,知足者常乐。
香港著名主持人梁继璋说:“亲人只有一辈子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你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了。”
衷心祝愿,每个家庭都珍惜相遇,多理解包容,善待彼此,和睦相处,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