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有什么具有特色的年夜饭大菜?是怎么做的?
我是鲁西人,过年期间除了年夜饭必备鸡、鱼之类的美味以外,还有一样就是鲁味风干肠。这种风干肠家里年年都灌,也算是春节待客的一盘硬菜。主要是简单方便,直接切片装盘即可,再个就是耐保存,放冰箱冷冻可存一年之久。下面我把自己制做风干肠的经过分享给大家。
配料:1、八角、花椒、桂皮、砂仁、肉扣、草果、白芷、茴香、丁香、香叶、陈皮、香叶十三味比例适当共100克,磨成粉备用。
2、老抽150克、白糖100克、料酒(白酒)100克、盐50克、味精50克、香油50克、石落子100克。
3、肠衣15米。
以上准备工作做好以后,把肉切成1.5cm的小丁,把肠衣入水浸泡,这步提前泡就行,因为肠衣外有咸盐 避免太咸 我泡了5、6个钟头。
然后把切好的 肉块放入盆里,加入除石落子以外的配料拌匀,大约腌制十二个小时或时间更长、以便入味儿。腌制好的肉就可以灌肠了,将废旧矿泉水水瓶上身1/3剪下,当漏斗用,把泡好的肠衣略抻开,套到瓶口上,肠衣下端用棉线系紧,如果一根肠衣怕用不完 可以先剪出适量长短使用。都弄好了 开始灌肠,用筷子也行 用手也行 边塞边往下撸肉块 ,以免把肠衣撑破 要使肠上下粗细均匀 又比较饱满 做好一节就再用棉线绑紧,或者看着有比较松的部分 把两边肠身扭下 中间就出来一个分开的部分了 。 灌好后,用棉线封口,肠的外也洒上石落子, 用针扎眼儿, 挂到阴凉通风处,三到五天基本可以吃了。照片是我挂的时间久了,有点硬了,其实大家吃的时候不必这么久。 我们在制作香肠的时候 用细针必须扎点小眼儿, 尤其是有气孔的地方。我弄得稍微粗了点儿,又加上没有合适的阴凉通风处, 晾晒时间久一点,用了5-6天。如果着急享用,也可是用烧烤炉子点燃木碳熏上一夜,第二天就可以吃。吃的时候把香肠蒸制二十分钟,凉凉后切片装盘即可。由于每个人的口味不样,大家制作的时候,要酌情放置配料调整口味。离春节还有几天,今天开始制做,春节照样可以享用美味,以上方法大家可以试试哟。
说到我家的年夜饭菜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红烧猪蹄,红烧猪蹄营养丰富,味道可口,他不仅是家常菜肴,更是滋补品,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在烹任过程中,还可以转化为明胶,能改善生理机能和皮肤组织细胞,有助于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减缓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速度,还有可以使皮肤有较强的储水功能。
准备。猪蹄2个,料酒1匙,桂皮4段,香叶3片,蒜4瓣,细香葱5根,生抽3匙,花椒1小把,八角5个,干辣椒3个,姜6片,冰糖6粒,老抽1匙。
1.将佐料准备好。
2.将猪蹄洗净切块,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左右,目的出血水。
4.捞出猪蹄,去除猪毛,然后用清水冲洗,沥干水分。
6.将八角桂皮,干辣椒,倒入锅中,炒出香味。
7.下猪蹄,煎致表皮金黄。
我们家的年夜饭主菜有白切鸡,烧鹅,墨鱼炖猪蹄,粉蒸肉,红烧鱼块,三鲜丸子,酱牛肉,炸豆腐,海带排骨,爆炒腰花,红薯粉丝肉沫,九王煎鸡蛋,一个青菜,一个清炒藕片,花生米,蒜泥青瓜,土豆丝,一个龙骨萝卜汤或魚头豆腐汤。
感谢邀请
年夜饭,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一代代人对中国文明的延续。至今,我们仍屡试不爽,年复一年的等待着,年带给我们的那份心灵寄托。
西岐拼盘
每每大年三十,妈妈除外,家人都齐坐桌前,先是凉菜一桌,当然少不了陕西肘子,以及陕西风格菜肴西岐拼盘,吃多了油腻的食物,再吃上几口西岐拼盘,酸酸的很美味。
而后就是岐山臊子面,也叫一口香。
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放在你面前的那一刻,无论你是否吃饱,瞬间都会诱惑出你馋虫,哈喇子早已***了,赶快咥吧……
河南特色菜
蒸碗和凉粉
河南人流传至今,基本初一早上都是红薯凉粉,切成块状,炒菜后放在一起烩着吃,非常之美味,并且关系好的人家会相互送一碗,品尝手艺的同时,更加人性化的加深了彼此的交往情感。
我家的年夜饭.有两[_a***_]必做,一个是米粉肉,第二个就是丸子,这两套菜已定做了20多年了,这是在平房,邻居一个大哥教的,尤其是米粉肉,得到亲戚朋友的好评,亲戚朋友,春节上我家座客,都爱吃这套菜,每次他们吃完了,还要带走,做米粉肉,就是要肥点的肉,瘦肉做出米粉肉不好吃,选择肉是关键,精选的五花肉,做米粉肉,米要用江米炒熟擀碎,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家乡特产,但是在我们这里,差不多,家家都做,都爱吃米粉肉。
你吃过最好吃的饭真的是你妈做的家常菜吗?
最好吃的菜是什么?中国八大菜系的粉丝们争执了几十年,都争不出个高低,广东人说粤菜好吃,四川人说川菜好吃,湖南人说湘菜好吃……实际上不是哪个菜系好吃、不好吃的问题,而是个人的习惯口味问题,你从小吃到大的口味都形成了定势习惯了,对新的口味一般是尝试性品尝,让人长时间吃还是不习惯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每个人心里:妈妈菜是最好吃的菜!并不是妈妈的菜做得好,而是妈妈做的菜是你最习惯的味道,最合你的味蕾!说实在,大部分妈妈厨艺都很一般,做的菜也很一般,外人吃起来也不一定习惯,但对于儿女来说,从出世吃到大二十来年,妈妈菜的味道就成了内心深处永远的味道,吃多会腻,不吃会想,所以说妈妈菜是最好吃的菜是最好吃的菜一点不为过。
说起妈妈的菜,我十二岁以前吃得最多的就是妈妈腌的咸菜和贡菜(潮汕咸菜的一种),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三餐就是白粥送咸菜,想吃妈妈做的其他菜也是天方夜谈,因为根本没有菜给妈妈做!在十二岁之后物资充足了一点,中餐和晚餐开始有了除咸菜之外的其他菜,妈妈也有了机会做像菜的菜,不过能每天吃妈妈做的菜的时间并不长,十四五岁我就离家到外镇上初中,除了周六日回家吃三餐,在家吃饭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妈妈菜在我心中扎的根并不深,唯有妈妈腌的咸菜和贡菜还经常会想起,时时会想吃!妈妈每年也会在菜季腌一些贡菜让我带到广州解馋,至于咸菜因为腌起来太麻烦和太费体力,妈妈已不再做,我也就再吃不到妈妈腌的咸菜,想吃的只能是回味!市场买不到那么好吃的咸菜。
百度上潮州咸菜图片
妈妈的的咸菜腌得好是附近公认的,这跟我的口味习惯没有关系,记得小时候,妈妈在门口洗咸菜送粥,每蓬邻居碰到都会过来讨要一点解馋,那时物资少,邻居都不敢要多,就一小片,妈妈也很乐意跟大家分亨她的手艺,每次都是有求必应,因此妈妈在邻居中人缘非常好!
据说妈妈腌咸菜的技术是奶奶传给她的,和村里其他人的方法有些不一样,她腌出来的咸菜特别脆,咸菜香味特别浓,咸度较其他人做的要低,保存期也比别人的要长,放两年都不会“臭烂”(潮汕特指咸菜开始变质的那种味道),最特别的是她腌咸菜不放糖,吃起来却有点淡淡的甜味!这特别之处也是邻居总想吃她咸菜解馋的原因!妈妈老了,腌不动咸菜了,我又没学,这腌菜技艺也许是要失传了!
百度上红桃粿
图
妈妈日常的菜虽然做得很普通,但妈腌咸菜的技艺的还有做粿(潮汕的一类小食)的技艺却有独特之处,她做的红桃粿、油粿、鼠壳粿等粿品皮薄馅多,粿皮柔软且韧性十足,皮薄却不易烂(破),吃过她的粿的人评价都非常高,据说这是外婆传给她的技艺,还有她做的酥饺在我们村也是一绝,至今还有很多邻居来向她请教做酥饺的技艺!
妈妈做的酥饺
文章写得有点长,妈妈的粿品和酥饺我就不再做深入介绍了,以后有机会再介绍给大家!
妈妈的酥饺、粿品和咸菜确确实实是我吃过同类中最好的东西,这跟我上面所说的习惯口味无关,是真的好吃!妈妈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只是生长在那个物资缺少的年代,要是生长在现在,她的厨艺也一定会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