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厨房有哪些家常菜博主?
1、麻辣德子
十大知名吃播博主之一,这应该是最有礼貌的美食博主了,就是每次做菜量有点大,要不怎么说东北大气呢?冲着这大气的“硬菜”和礼貌的德子,怎么样都得给个双击加评论。
2、皮皮(教做菜)
都是简单朴实的家常菜,是一位能够让你每天看着视频就能晚上下厨做的博主,没有复杂的拍摄手段和高端的食材,朴实无华就是他最大的特色了。
3、贫穷料理
做菜盐与味精的比例是多少?
谢谢邀答,对一个喜欢美食的人来说,一日三餐美味可口,不光是身体对营养的需求,美味能让心情愉悦,每天研究着怎么吃顺口,琢磨怎么给家人做饭,做出的饭菜让家人满意,想起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众多的调味品,食盐是最普遍的调味品,我认为,油和盐比起来,盐比油重要,如果没有食盐,做出的饭菜味道寡淡难以下咽。调味有人用味精,我从来是杜绝味精,味精长期食用,容易掉头发,吃了加了味精的菜,虽然有了鲜味,但容易口渴,现在大部分餐厅都公示不放味精。
说道饭菜怎么调味好吃,我认为完全依照个人口味,家里如果人口多,有人喜欢吃咸,有人喜欢吃辣,有人喜欢吃淡,可谓众口难调;食材本身不乏酸甜苦辣咸,选择调味品时候,还得根据食材本身的味道,特别是食盐放多少,也要根据其他调味的多少而定,具体怎么放,我来分享。
先说蔬菜,绿叶蔬菜清炒,不需要放很多的食盐,清淡可口,保持蔬菜的本味最好,比如生菜,菠菜,都不用放过多的调味品;根茎类蔬菜,一般没有太多味道,食盐可以比绿叶蔬菜多放一些;酸甜口的蔬菜,比如做西红柿,加入糖,食盐略微多放一点。若是芹菜,本身是咸味,凉拌或者炒制应该少放食盐。
炖煮肉类,如红烧肉,红烧排骨,除了放入老抽,生抽外,葱姜蒜,花椒八角,料酒外,食盐少放,如果拿不准,熟了尝一下盐可以最后放;如果白煮切片,不放酱油,可以少放食盐;喜欢吃辣椒的,加入辣椒的菜,食盐一定多一些好吃。
喜欢酸甜口的,醋和糖比例1:1合适;可以预备蚝油,豉汁,豆豉,需要的时候加入提鲜提味;下图是一道凉拌菜,调制的碗汁放入醋,糖,生抽,香油,蒜末,拌匀即可本味好吃。
做菜怎么调味更多的是来自于实践,时间久了摸索出规律,和家人的喜好,做一顿让家人朋友表扬的饭菜,还是不难的。
两个问题:1.怎样调味。2.盐和味精的最佳比例
在讨论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几种味型:麻辣味(麻婆豆腐)、酸辣味(酸辣土豆丝)、椒盐味(椒盐基围虾)、酸甜味(糖醋里脊)、咸鲜味(家常烧豆腐)。
这些所有的味型都要遵守一个原则:“盐为百味之王”。如果盐不到位,其余的味道都无法体现出来(大打折扣),所以在菜品的调味中,盐的把控是相当重要的。
一、调味的时机很重要,比如炒青菜,不能上来就放盐,否则因为盐析的作用导致青菜大量出水,影响色泽和口感而且会越炒越咸,吃起来菜叶很老。应该在八成熟的时候放入两小匙盐即可。
再例如煲汤(排骨藕汤)如果一开始就放盐会导致蛋白质的热凝固反应,使汤的鲜度下降影响口感,应在临近起锅的时候加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
二、原料吸收盐分的差异,会导致主副料咸淡不稳定,例如花菜炒蛋,如果同时调味,花菜味到了鸡蛋却咸了,同样的还有番茄炒鸡蛋(盐不要放早了,要不然番茄会大量出水呈散状)番茄有味,鸡蛋咸了。在实际烹调时可以先给不易入味的材料提前入味。
三、注意烹调提前腌制过的原料,比如红烧鱼块提前码味时注意盐的放量,要考虑到烹调时放入的豆瓣酱要不然烧出来的鱼块很咸~
四、注意调料与调料之间的配合,如盐、酱油、豆瓣酱、胡椒粉都含有盐分。如果烹调时不注意调料之间的相互配合容易咸。
五、注意醋的食用,不要变成了醋泡饭、醋泡菜。烹调时不要过早的放醋,要不然就会导致成菜很酸杀了鲜。例如酸辣土豆丝,要在起锅时炝上香醋这样味道会更好,红烧鱼也是在起锅时沿锅边烹入香醋为佳。
由于个人饮食习惯和个人阅历认知不同,用盐和味精的标准也不一样,没有固定量化标准,只能是师承口口相传,和参考个人或大众饮食习惯。
起始师傅教的是1:1(按容量),也曾经进行了1:2的尝试…可后来由于认识的发展和阅历增加及视野开阔,也能与时俱进,通过大量食客反馈数据,总结经验,做以相应调整。
首先尊重顾客要求,看人下菜碟,因人而宜。
再则尽可能少盐少味精(底线是不影响顾客食欲),用生抽代替盐,用鸡精,鸡粉分担些味精。大量顾客反馈效果更好,也得到了顾客的认可和好评。
总之尊重“顾客就是上帝"以“服务至上“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适当少放(尽可能不影响顾客食欲)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