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诗句点燃了你的家国情怀?
回答:“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言简意赅的诠释了国与家的关系。中国人重视家,忠于国,家国情怀自古便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国人内心深处。中国是诗的过度,这种深植于心的家国之情自然会在诗人笔底澎湃,在诗歌中回响绵绵传递,不绝如缕。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古诗里的家国情怀!
1、陆游至死不忘收复,即使在临死之前,他依然盼望着能收复故土。赤子之心,永生不灭。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面对敌人的劝降,文天祥不为所动。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有哪些诗句点燃了你的家国情怀?
(原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有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小时候,听村里一位老人讲故事,他讲的故事绘声绘色,比乡场上那种说书人有过之而无不足。讲到高兴时,不禁手足舞蹈,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论。严然是一位口头作家。
在他讲的故事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杨家将》、《说岳全传》、《随唐演义》、《说岳全传》等等,在乡间流行的一些书目。就是没有讲过《红楼梦》。
这位长辈,是属于父辈,生于清朝末,经历过民国时期,由于《红楼梦》一直被封建社会所封杀,或许他没看过《红楼梦》,也或许他受的教育不同,故而不喜欢《红楼梦》吧!
夏天来了,地垻(土话,也就是用石头铺成的平坝,主要是晒粮食用,或者是红白喜事之时摆席桌所用)里摆满了木櫈,当天黑时,燃上一堆烟火,以便驱散夜蚊。木櫈上坐满了全村的老老少少,静静地听着老人说书。
冬天来了,火坑(我们家乡用来煮饭、炒菜或冬天烤火之用)里烧起熊熊大火,坐满了听老人说书的人群。火坑边不够坐的,站着或在板櫈上凉坐的也挤得满满的,听老人说书。
那时还小,只有十一、二岁,开始,每天晚上吃过晚饭,便抢先坐到老人身边,老人也很喜欢晚辈,听书后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向老人提问。他常常用长辈的口吻给我详细地解釋。
通过听老人说书,渐渐地知道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爱国,有国才有家这样一个道理。特别是老人讲的《说岳全传》在少年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爱国之心。
随着年龄增大,自己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从古典***到唐诗宋词,只要借得到,无不阅读。一些唐诗宋词只要喜欢的,还能背诵。
在我的记忆中点燃我家国情怀的首先是"壮志饥歺胡虏肉,笑谈渴饮凶奴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货兰山厥"这首岳飞《满江红》,这是受老人讲《说岳全传》的影响,首先背诵的一首宋词。还有很多的唐诗宋词,同样点燃家国情怀。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
1.摧:倒榻。
2.甲光:指铠甲在太阳下反的光;金鳞:铠甲上的金属片发出鱼鳞般的光泽。
3.燕脂:同胭脂,代指血迹;紫:这里指血迹在夜色中呈现的颜色。
4.黄金台:今在河北省易县东南,据说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台上放置千金,以招揽天下贤才。
5.玉龙:代指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