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里中秋有什么风俗?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或“团圆节”。
在这天,有些人家常于庭院摆下桌子,放上水果,对月空拜,俗称“拜月娘”;拜毕,全家分食丹饼,赏月纳凉;有些要好的朋友还聚在一起,谈艺吟诗,饮酒赏月;亲戚朋友之间,还以月饼相赠,称为“送节礼”。
八月十五日所以叫中秋节,乃是因为它处于三秋之中,因而得名。《周礼》载:“中秋夜近,寒亦如之。”可见“中秋”这一名称在周朝就有了。
但是中秋赏月则起于唐代,而吃月饼赏月又是从宋朝开始的。现将有关中秋节的神话传说介绍一二: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在北宋的著名诗人苏东坡眼里,中秋节是这样过的,可谓苦逼得很呐。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非常渴望跟亲朋好友在中秋月圆之夜欢聚一堂,遗憾的是事与愿违,因此发出这样的千古感慨。
如今,中秋节很快就要到了,大家想好怎么过没有?那在大家的家乡里,中秋节有什么风俗呢?又有什么节目活动啊?
儿时,中秋节那天,我爸爸妈妈一大早就跟邻里乡亲们开始为过节忙活,去街上买鸡买猪肉,还有月饼、柚子,以及瓜子糖果等等。
青年们则是把收集到来的报纸裁剪好,开始做孔明灯架,接着用浆糊涂抹,然后拼接成孔明灯,再把干柚子皮并安装到孔明灯的网篮上面。
中秋节午后,我们那里每家每户都开始杀鸡宰鱼,忙忙碌碌的了。在傍晚五六钟之际,家家户户拜神放鞭炮,做完拜神仪式后,一家人就坐在一起吃饭喝酒,好不热闹,非常温馨。吃完晚饭,大家边吃月饼边看电视,也有的人在户外搞活动,准备放孔明灯来庆贺中秋节。
客家人的中秋节这样过:
1 .八月十五像征着万家团圆的日子!这一天要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父母、子女),主菜卤鸭子、干煸辣子鸡、毛芋儿烧鸡、水煮鱼,猪排骨炖莲藕……总之,秋天是物产丰富的季节,吃的东西很多。
2 .家有未婚子女、找有对象的,
中秋节这天的准儿媳、女婿都要上门。第二天八月十六,准女婿、已婚女儿、女婿要提着月饼、水果到l娘家去团聚。这就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凡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精明商家卖的月饼要八月十七才开始打折扣。
3.八月十五晚上是一定要吃月饼的。如果这天天气晴朗、皓月当空,很多人家会搬张小桌子或茶几到室外院子中(未征地***人家才有此福),赏月、吃瓜子
、煮花生、石榴、苹果……
一,赏月,卢沟晓月、太液秋波(北海)、景山望月、后海泛舟,这些都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月坛为明、清皇帝祭祀月亮星辰的场所,是近距离了解月神文化的不二之选。
二,登高,秋高气爽,登高远望也是中秋节游玩非常不错的选择。
三,祈福,中秋去各大寺院如潭柘寺、红螺寺、雍和宫祈福,是很有意义的活动。
四,吃月饼、团圆饭。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由来已久,不管爱不爱吃,都要咬一口应节。人月两圆之际,当然少不了一顿丰盛大餐。
五,观桂,赏菊,中秋游园是一大乐事,此时桂树飘香(颐和园),菊花怒放(北海),秋风秋韵,雅俗共赏。
六,祭兔爷,老北京风俗特有的文化产物,早年间中秋节供奉的吉祥物,后来逐渐演变成小孩儿的玩具。
谢谢悟空先生的邀请!
清代黄钺在《于湖竹枝词》中写道:
人影衣香走月明,碧天如洗晚风情。谁怜没柄团团扇,曾照诗人送客行。
唐代李贞白也在《咏月》中写道:
当涂当涂见,芜湖芜湖见。
八月十五夜,一似没柄扇。
两位诗人所写得都是芜湖中秋之***景。具体不作解读,主要以此作引,浅谈芜湖中秋节的传统与风俗。
中秋节,芜湖俗称八月半。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节日之一。首先是亲朋之间相互间拜访並馈赠礼品,其次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一个团圆饭,后面就是赏月。
礼品一般都是以月饼为主,稍带些其他糕点水果。吃团圆饭,菜肴弄得非常丰盛,其中必须要有一道有关鸭子菜,因为八月十五吃鸭子是一个传统,原因就毋须多言了。最后赏月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时光。一家人在庭院中置一张小桌子,摆放着月饼,桂花糕,以及红菱角,石榴,鲜花藕等美食。大家围坐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美好的月明之夜。
据民国八年《芜湖县志》中记载:中秋人家多馈送果饼,菱藕之物。至夕置具案于庭,酒阑好事者携筝琶,乘月夜游,阡术弥望皆是……
你们当地经常喝哪几种酒?
坐标河北,喝酒以白酒居多,但随着90后的长大,啤酒和其他酒份额提升也是很快,白酒则在逐渐缩小。
光瓶酒以相对实惠的价格深受老百姓喜爱,约占整体销售额的25%,其中零售价10元-20元内/瓶的占主要销量,产品主要是牛栏山二锅头(白牛二)、一担粮、洋河普曲、老村长、龙江家园、山庄超值系列等。
盒装酒约占整体销售额的75%,流通铺货较多的白酒品牌主要集中在洋河、衡水老白干、山庄、板城,各地市还有丛台、保定府、沙城、三井、小刀、泥坑等等品牌。零售价50元-150元/瓶产品销量最大,主要是海之蓝、十八酒坊蓝钻和八年系列、山庄老酒尊品和御品系列、板城和顺等。
白酒和香烟有些类似,甚至比香烟品牌更杂乱,所以各地市又都有当地品牌的畅销产品。
啤酒品牌以青岛啤酒为主,基本算一家独大。其他如燕京、哈尔滨、雪花等受青岛专卖合同影响,很多店基本都铺不进去货。产品以崂山啤酒和青岛啤酒(俗称青岛八度)为主,瓶装销量占比居首位,罐装逐步提升中。
红酒应该也是很大的一部分消费群,常见铺货品牌长城和张裕,其他各种英文品牌多如牛毛,不常喝也基本没研究过。
兰陵王酒,王者回归。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的《客中行》脍炙人口,千年传唱。李白信游至兰陵,酒兴间兴致迭起,提笔写赋之,为兰陵美酒千年伟业,传写了辉煌。
兰陵县,民风淳朴直爽,半平原地带,地广粮丰。是全国知名大蒜之乡,环保无公害,多次进京参展。屡受佳评。尤以大蒜头分4至6瓣而名闻天下。兰陵县荣誉出品。尚尊伟业,千年功勋!《兰陵王酒》!
沂蒙山临沂,所属九县,分别是东部莒南县,临沭县。南部郯城县,兰陵县(曾用名苍山县)。西部费县,平邑县,蒙阴县。北部沂南县,沂水县。另有沂源县,莒县,日照市1995年以前都归临沂管。因为种种原因日照脱离临沂,自成一市,划走临沂的莒县,还有潍坊的五莲。沂源县划归淄博市。至此不在是完整的沂蒙山,日照,我们的兄弟,为何这么贪婪,独霸祖宗留下的碧诲蓝天,至使千万沂蒙儿女望眼欲穿,从此梦断迷人的海滩。让我还不时留恋莒县《浮来春酒》的香绵!
费县地处临沂西边,丘陵山区,民风正直善良,性格粗犷豪放,待人热情。人文名胜居多。中国热电,制药,高校均分布此县。费县名酒至尊《温河王酒》。
好客沂蒙人爱酒,喝酒,酿酒,酒文化名扬全国,由于沂蒙人秉性暴烈,加之中原地带水硬,土黄,干旱。所酿美酒多为高度烈酒,至香至淳。至清至绵。每遇逢年过节,走朋访友,人民大多用家乡酒,如兰陵县兰陵集团产《兰陵王酒》,费县产《温河王酒》,临沭县沂蒙山酒业产《贵人道》酒。沂南县产《诸葛亮酒》平邑县产《仲子酒》,蒙阴县产《蒙山老窖》,均属居家旅游,聚餐品尝及馈赠亲友之佳品。
作为地地道道的江苏泰州兴化人,我们这主要喝白酒、啤酒、黄酒,偶尔喝点红酒。 我家就有两位喝酒达人,我老公和公公。每天都喝,正常夏天喝啤酒,其他时间喝白酒。白酒就是一些家常酒,如龙江家园,牛栏山等,但最近喝的是人家用大麦烧的酒,味道纯正物美价廉,7元一斤,一次打了100斤,送货上门。其他时候如到排档吃饭,正常喝江小白或牛栏山
,人家办事情在家或在饭店就喝海之蓝,今世缘等等上点档次的酒。黄酒喝的人不太多,有人爱喝,我老公的一个朋友就特别喜欢喝黄酒,听说喝黄酒养生。说了这么多,但我想说的是喝酒要适量,不能喝醉,切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酒是人们交往的媒介,生活里几乎离不开酒。
喝酒当然要分档次的,在我们农村当地,一般人家自己喝的多数是42度的牛栏山二锅头,价格在13-15元左右,还有一些人喝的是当地酒厂出产的原酒,50度以上,一般喝的是20元一斤的散酒,原酒的价格不一,贵的有100元一斤的,对于酒鬼来说,这么贵是喝不起的。
要是请客,酒的档次就要高一些,一般婚宴的酒的价格大多在100多元左右,比如汤沟窖藏,一号,海之蓝系列等,至于说茅台五粮液的档次,我们一般人是喝不起的。
我一般在家喝酒,就是牛二,有时是汤沟的柔红或青瓷,价格在40元左右,口感也还不错。喝过一段时间的20元一斤的原酒,感觉度数有点高,就泡了些枸杞在里面,偶尔喝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