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美味、油大、味重,为什么四川人的肥胖指数却比很多区域低?
川菜特色之一是油大。譬如重庆火锅,水煮鱼,麻辣烫,吃着时都不是叨菜,是油里捞菜。几乎所有的川菜,看着都是油里泡着。再不就是过油炸,做个青菜也巴不得油锅里过一道。
但是四川人给人的整体形象,干练精瘦,健康精神,很少大腹便便的胖子。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硬是吃不胖。原因说三个:
第一个,油大滑肠。
川菜里的油,绝大部分是植物油,只有火锅有部分牛油,荤菜里有部分动物油。食用油有个特性,一次性吃得再多,肠胃吸收就那么多,多吃进去的会滑肠排了。所以,长期吃川菜的,很少患便秘。按说吃那么多辣椒什么的会上火,会便秘。但是他们不会,就是因为多吃的油滑着肠子,顺着呢。
第二个,主食被稀释。
人长胖的主要外因条件,是长期过量吃主食。碳水化合物就是高含量的糖,其中大米76%,玉米72%,小麦面73%,就是说,一斤大米里,有0.76斤糖。
四川人吃饭不像北方,大葱蘸酱就饼管整饱。他们吃饭不狼吞虎咽,也不广东人那样细嚼慢咽。四川人吃饭菜为主,主食为辅。相对而言,菜吃的多,主食就显得比例小。这样吃饭,主食不大会过量,就不容易吃胖。
第三个,勤快好动。
四川人身个矫健,活泼好动,很少一坐半天不动。即便打游戏,也是眉飞色舞,浑身都在动着。运动量一大,消耗就多,多余脂肪还没来得及储存,就被消耗掉了。
主要原因是喝茶,有早茶,有早上至中午10点的中间茶,有午茶,下午茶,晚茶,熬夜有夜茶。满大街的茶楼,茶肆,茶庄,茶店,随处可见。茶在四川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攴无茶!
供参考!
四川还有一道几乎家家都喜欢吃的菜就是白水菜,比如,萝卜,儿菜,白菜,反正很多菜我们四川人都可以用清水煮好,当然也可加点肉片半肥最好,然后用熟油辣椒蘸着吃那才美味,下饭。
1.四川人主食碳水少
肥胖是跟饮食结构息息相关的,北方的话,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很高,并且以精细面食为主,而四川人的饮食里,碳水化合物占比较小,而且食材广泛,吃的比较杂。
2.火锅吃的慢,容易有饱腹感
四川人经常吃火锅,且吃火锅花费的时间比较长,慢慢吃东西其实会增加饱腹感,所以实际上吃进去的食物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一、四川人爱吃辣是众所周知的。因为四川地处盆地,气候潮湿,吃辣椒可以散寒除湿,所以辣椒成了四川人必不可少的食材。吃辣椒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升新陈代谢,帮助人体燃烧更多的卡路里。
根据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们在吃红辣椒后会燃烧更多的卡路里,并降低胃口。但是并不是说把吃辣椒当做减肥的方法,而是在健康饮食的基础上,吃辣椒对体重的控制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四川人的骨架偏小,因此轻微的肥胖也不会太明显。而骨架的人在视觉上更容易显胖。
三、川菜中的有并不是用来直接吃的,作为一种日常调料,不是直接将那么多油吃进肚子里,自然也就不会因为这个而产生肥胖了。
川菜那么油腻,重口味,为什么四川人肥胖者少?
四川人吃辣就不多说了,地势低潮湿排湿气,但是川菜不仅仅是辣,也很重口味,甚至是油腻!那么肥胖者很少的原因是什么?
喝茶
四川人爱喝茶,每天休闲时光除了打***,那就是几个老友聚在一个桌子前,天南海北吹着牛,一起喝喝茶了,科学来讲,喝茶是有助于消化的,而且一喝就是几个小时,吃再多的油都刮干净了!
地势不平
四川属于盆地,又多山脉,不管是老家农村,还是城市脉络,主干路支路都是上下起伏,绵延不绝,也多楼梯,买个菜,溜个弯,吃个饭,难免要上楼下楼多走很多路,运动量不自然就在加大,消耗的体力自然也就多了!
见的少
话说回来,肥胖的人还是很多的,可能楼主并没有接触到,又或者现在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打扮,该遮到的都遮起来了,看着就不那么胖了!
四川盆地,一年四季的湿度都很大。所以,形成了四川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吃辣。因为,辣椒的祛湿功能非常显著。
那么,四川人为什么好吃油腻却不胖。也与四川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川盆地,全年几乎没有干冷的冬天,终年湿热。尤其是夏天,即便不出汗,皮肤都会有黏糊糊的黏湿感。吃得再多,营养物质都会随着汗液消散了。即使不动弹,毛细血孔挥发出来的黏湿,想发胖是很难的。
应该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四川属于盆地,一年四季的湿度都很大。为了减少湿度,所以就要吃一些比较燥热的食物。
川菜的口感以麻辣为主,可以说是无辣不欢。每次炒菜都要加辣椒和花椒,油量也是很多。
四川是个很适合居住的城市,人也比较多。吃过饭后都喜欢出去走一走,吃好饭慢走可以加快食物的消化。
四川人还有一个特点,无论吃得多辣,脸上几乎都不怎么容易长痘。这种优势让四川人更加爱吃辣。
但是你要说四川肥胖的人很少,其实也不是。
四川人个子普遍偏矮,这可能也是水土的原因。四川其实也是有很多胖子的,一般结过婚的人容易变成胖子,就比如我自己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