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的地方特色名吃有那些?
纵观历史,临汾一带是富甲之乡,物产丰富,矿藏多样,以盛产粮棉为主的地方,其食物以面食为主。
传统上临汾过去的小吃主要有凉粉、羊汤、涝糟、烧饼,馅饼,麻花、油糕等面食…。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省、外区的小吃也逐渐进入临汾。我印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先是南方的馄饨来到临汾。在解放路平阳剧院和红卫路上的人民电影院门口有两个卖馄饨的挑子摆摊卖馄饨。后来新疆人来到临汾摆摊卖羊肉串和烧烤,随之南方的臭豆腐、沙县小吃、河南肖遥胡辣汤、西安凉面皮、新疆烤馕,福建千里香馄饨、川味系列小吃、烤串、沾豆皮串等等小吃纷至沓来,丰富了临汾的小吃,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临汾餐饮业悄然兴盛起一道面食小吃快餐,受众也挺广泛,还被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宣传介绍之,它就是“临汾牛肉丸子面”
“临汾牛肉丸子面”其制作过程就是把牛肉剁碎后,油炸成丸子备用,把面粉和好、醒好后,机器压成圆型面条蒸熟,待特别配制的汤料烧开后,將面及丸子放入汤内煮熟,撒点香菜即可食之。其牛肉丸子香气浓郁、面条筋道耐嚼、汤底料色味醇厚,让人食后辣不闭口、回味无穷。深受青年人和体力劳动者的喜爱。而老人群体对其不感兴趣,认为其面太硬,味太重,汤太辣,难消化。
目前临汾市"牛肉丸子面"饭店遍布了大街小巷。也确实成为了临汾名小吃的一道名片。"临汾牛肉丸子面"名气较大的有白家、李家、小芳、十凤……等。这一名小吃也随着临汾年青一代人的外出学习、务工而传扬外地。为适应这个群体的需求,各牛肉丸子面饭店先后都开展了真空包装快递外卖的业务,以满足这一群体食客的需要。我每次外出探亲访友,除为友人带些土特产外,还带几份牛肉丸子面请亲朋好友们品尝。因为这是临汾的名小吃,因为这是家乡的味道。
首先就要说牛肉丸子面了,清真老白家,薛老五都不错。然后是炒刀削,东关老耿,各处的行家面馆也不错。炒擦疙豆,这两字不好拼。。酸菜肉炒的好吃,五中附近有一家非常不错,临钢***里的也挺好。炒拉条子,也是炒面的一种,比较劲道。莜面栲栳栳,***巷小谢做的不错,隔壁还有家粗粮馆。岳师傅剪刀面也要提一下。这些都是面食。
其他县里的就不多说了,洪洞重八席,曲沃羊汤,霍州的饸烙面,赵城的羊汤,头肉等等。
感谢邀请!
1、烧麦
烧麦是晋南地区传统名食,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
某年除夕之夜,乾隆从通州私访归来,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这里的烧麦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洁白晶莹,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后赞不绝口,回宫后亲笔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从此烧麦馆名声大振,身价倍增。
2、太后御膳泡泡糕
山西省侯马市古称新田,是春秋晚期晋国的都城。这里的新田饭店有位屈志明师傅,他制作的“太后御膳泡泡糕”,晶莹透亮、酥脆香甜。因慈禧太后喜欢享用,这种糕又恰似盛开的泡泡花,故此得名。“太后御膳泡泡糕”远看呈蘑菇状,如晚霞放彩:近看似绽丝吐絮,如金菊斗妍。遍体金黄,酥脆香甜,可滋补强身。
3、泡泡糕
泡泡糕是晋南的侯马、临汾、芮城等地,有一种独特的风味食品,当地人称之为“泡泡糕”,即泡泡油炸糕。泡泡糕,是在油炸过的糕表面起了许多鼓起来的泡泡,人们便按它的外观起名为泡泡糕。泡泡糕用料简单,用白面、猪油、糖、陈皮、香料等做原料,做起来工艺较为复杂。要经过烫面、制馅、油炸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程序。油糕从油锅捞上来后,看上去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牡丹花,泡似银絮、白中微黄,吃起来香甜、酥、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