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的各个村来历?
潮州各村的来历如下:
方楼村。江姓祖先自明成化六年(1470年)从福建霞葛迁至大陂居住,成为大陂始祖。传至七世分村,因祖先创村时在农田中建有田心楼,初名为田心楼。因楼为方形围屋,后改名为方楼。
饶田村。原为大陂村,明万历三年(1575年)更名为大坡,以“坡水银蛇似江水,田野稻菽变金山”的美好愿望象征吉兆。饶田村是大陂分出的村寨之一,含有“饶田楼”,象征坡水灌田取得好收成的意义。
厦厝村。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后各取一字命名高厦。高田位于高厦片村北部,黄氏祖先于明代从兴化迁来。高厦片村南部为陈姓,由陈凝基自福建莆田迁来。
池湖村。创村于嘉靖丁末1547年之前,原有陈、谢、杨、柯、洪、庄、李、郭、郑、马姓,为多姓聚居。
云步村。因地处南堤起点而得名。1948年,八姓合建“八德公祠”。村中有先祖多为因来修南堤后自愿定居于此。
东埔村。由蔡姓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从蔡陇迁来形成。
这些村庄的名称和历史背景反映了潮州地区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历程。
嘉庆年间让人感到很荒唐的事有哪些?
“县令大人给小民作主!给小民作主!”只见一老妇人呼天抢地而来,到了县衙公堂,立地给刘大绅县令叩了几个响头。
“来告姓什名谁,有何冤屈?从实告来。”刘大绅凝视着这位五十来岁的胖女人。
“我是南薰坊保正郑侯秩的妻子陈氏。我丈夫被恶人逼得走投无路,投河自尽了。”陈氏哭着诉说。
“那恶人是谁,因何逼你丈夫?”刘大绅追问道。
“那恶人就是萧邦武,他藏匿田契,抗缴地税,十一月十三日领着一伙人来抄我的家,将我丈夫殴成重伤,无地逃生,只得投河而死,尸首现在峡山都大坛沟边上。我命苦啊!求老爷作主。”陈氏一口气说下去,又哭了一阵子。
刘大绅捻捻胡须,寻思着这中间必有文章。为何被打成重伤后投河?怪哉!“左右,准备到现场验尸。”刘大绅向部下吩咐道。
刘县令一行人正要出发,有人报道,郑某的儿子郑阿伯已驾船将尸首运到码头了。刘县令益发疑惑。他率领仵作、书办一班人赶到码头相验,发现死者身上并无伤痕,而指甲塞满泥沙,看来确实是投河。刘县令揭开盖在死者头部的白布,十分惊讶,整个脸颊全部腐烂。刘县令心想,陈氏告诉其夫十三日投河,今天是二十,不满十天,为何腐烂得这么快?这尸首到底是谁?疑点越来越多。刘县令忽然想起,他到任后不久,曾接着处理前任魏县令未了的一桩***案,那案中涉及萧邦武等五户被窃,但至今尚未破获案犯。为何陈氏控告的对象恰恰是萧邦武?刘县令一时解不开这许多谜。
“郑阿伯,这死者到底是谁?”刘县令突然发问。
郑阿伯先是一怔,接着一口咬定死者是他的父亲。刘县令命衙役将郑陈氏、郑阿伯带到县衙公堂,又命人将萧邦武等五人传唤到公堂。
一时间,潮阳县衙门口拥着郑家一群披麻戴孝的人,嘹哭之声惊动街上行人,惨苦之情形,铁石心肠的人也要为之掉泪。可是刘县令在堂上正襟危坐,不动声色。他用醒堂木重重敲着书案,大喝一声:“不要哭了!”郑家的孝子们都收住了眼泪,听候县令公断。
嘉庆皇帝,为乾隆第十五子,于乾隆六十年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并被禅让帝位,以第二年为嘉庆元年(1796)。他为政勤勉,生活简朴,也能体恤民间疾苦,但他却是清朝近300多年的历史中最没有特点的皇帝。那么,这样的一个皇帝能有什么荒唐事呢?
嘉庆做了皇帝后,却没有实权,因为他头上的太上皇乾隆皇帝始终不肯放权。
在乾隆皇帝决定让位给嘉庆时,便当众宣布,凡是遇到军国大事和用人事宜,他仍然会向原来那样亲自处理。
而且,更让嘉庆憋屈的是,自己继位后已经改元,全国上下理应都用嘉庆新历,但是在皇宫中却不这样,皇宫中仍然用乾隆年号。
35岁的嘉庆,就这样成为了太上皇乾隆的陪衬,虽有一腔抱负也难施展。
第一次发生在嘉庆八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进宫斋戒,在大批人马的簇拥下进入神武门。
正在嘉庆下轿准备步行的时候,突然一人从人群中跃出,从袖中向嘉庆射出一箭。
事发太过突然,嘉庆的侍卫竟然没有反应过来。
幸好有一个叫巴尔多济的侍卫机灵,将嘉庆挡在了身后,才使嘉庆逃过一劫。
而巴尔多济侍卫却被射穿胸膛,倒地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