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翅为什么像粉丝一样?
您好!鱼翅就是鲨鱼鳍中细丝状软骨.鲨鱼属软骨鱼类,鳍骨形似粉丝,咬起来比粉丝脆口感好一些。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鱼翅(即软骨)并不含有任何人体容易缺乏或高价值的营养,所以吃鱼翅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北方人吃饭喝酒经常说的“硬菜”是什么菜?
一哥“美食与心之旅”之——
喝酒吃肉
俗话说的好,有种朋友叫“酒肉朋友”,没有人说是“酒花生米”朋友的,可见下酒菜最好是肉了,不正是说“有肉无酒、站起来就走,有酒无肉、想办法将就,有酒有肉,吃饱喝够”,说的就是这个理,可见花生米于酒只是将就将就的货色了。
肉,首选当然是肥肉,大快朵颐最好,牛肉要成斤切块,羊肉要大块手抓,猪肉当属肘子,狗肉不要蒜汁,烧鸡整只手撕,板鸭刀过流油,醉鹅酒香浓烈,一口烧酒一口肥肉,嘴角流油满嘴油腻之时,一口烈酒入喉,辣口刺咽胃热肠舒,紧眉皱目仰面咂舌,一时油腻自消食欲大增,心门畅开言语激昂,酒之于肉,是烈火,肉之于酒,是柔情,烈的动情、腻的温雅。
酒对肉而言是情有独钟的,低度清香看好耳丝羊脸、卤翅泡爪,丝丝缕缕片片断断、有如小桥流水缠缠绵绵,中度浓香钟情肉串孜然毛氏红烧,遮掩了些许、流露了些许,东边日出西边雨,于无情处响惊雷,高度酱香搭配以寸方大排烧鸡肥肠,地道厚实中宣泄快意,有如破堤之水汹涌翻滚,至于衡水老白干、扳倒井、焖倒驴者,非大块手抓不可,一支羊腿算不了什么,但可拿来,一口撕咬一口烈酒,吃的就是风卷残云,喝的就是淋漓尽致。
肉对于季节而言是颇有挑剔的,春暖花开自是羔羊美酒,清明时节不乏杏花鸡公,端午龙舟少不了醋鱼雄黄,酷暑雨后怎少得肥豚小烧,天高云淡熟牛肉把酒问天,秋风起处炖起秋补肥羊来他个三杯两盏,冬至的饺子包他个三荤两素喝他个幸福美满,至于大雪飘起,狗肉足以让你度过这一个的严寒。
酒之于肉,如人之于友,不对口不喝、不对味不喝、不对场合不喝、不对时间不喝、不对脾气更不喝,哥喝的是心情、吃的是性情、品的是真情。
喝酒吃肉,哥可不是吃素的。
北方人所说的“硬菜”并非是硬邦邦的菜,而是分量大的肉菜,即如炖排骨、肘子、鸡、鱼,即鸡鸭鱼肉。与硬菜相反的则是“毛菜”,那就是普通的蔬菜,分量小的菜,如芹菜炒肉、花生米、炒鸡蛋等,都算是毛菜。
不就是肉菜吗?直接说肉菜不就得了吗?为啥还要说硬菜呢?其实,这与东北人的性格有关,以至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东北话中的一个词“杠杠滴”,一听就是厉害的意思,硬菜一词也是如此,让人觉得有气势,就知道是比较大气有分量的菜,也就与鸡鸭鱼肉联系起来了。
而说“毛菜”呢?就会想到普通的家常菜,原因是毛这种东西比较细小柔软,加上一个毛子就显得量少,不够大气。因此,硬菜与毛菜就成了对比,硬菜代表的是有分量的鸡鸭鱼肉的大菜,毛菜则代表着园蔬或家常普通小菜。
北方人吃饭喝酒常说的“硬菜”
作为一名纯正的北方人,硬菜这个说法一直都有,比如说家里来了比较重要的客人,或者朋友们出去吃饭,都会说整几个硬菜。硬菜和硬货在餐桌上有相似之处,有时候指的是一个意思。
其实对于硬菜这个词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相对定义一下,一是对于主家的意义或者价值,二是对于当地的稀奇程度。
一、对于主家的意义或价值
1、比较一般的家庭请客吃饭,可能大鱼大肉就算是硬菜了,以前的餐桌上,有鱼有肉才算是席,肘子,羊排,清蒸鱼,红烧鱼,片肉等都可以称之为硬菜,因为这些东西对于主家来说,已经是他们能拿出来的最好的招待客人的菜品。
2、对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这个硬菜的标准可能就要提高些了。比如说用一些当地比较贵重🉐食材做的菜,按我老家所在的城市来说,帝王蟹,鲍鱼,象拔蚌,海参等海鲜类产品的价格都比较高,用这些食材做成的菜品当然可以称为硬菜。
3、不仅是菜品可以称为硬菜,如果说有比较贵重的酒水,也可以称为硬货,有时候在和朋友或客人吃饭前,就会对他们说今天有硬货,一样的道理。
二、对于当地的稀奇程度
1、最近新型肺炎闹得比较严重,前段时间讨论最多的就是野味,对,如果酒席上能准备一些不常见的野味,这也可以被称为硬菜,我想这也是野味久久不能杜绝的原因之一。
我所在的城市虽然也有野味,但并不是特别稀奇古怪,一般都是野兔,野鸡,知了猴,也有人吃过麻雀,蝎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