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味斑鸠肉做法?
原料
斑鸠肉250克,洋葱100克,精盐4克,葱花5克,味精1克。
鸡汤100克,白糖25克,姜末5克,猪油75克,绍酒15克,水淀粉20克。
制法
(1)将斑鸠胸脯肉在清水中漂去血污沥干,用刀背将肉拍松,切成小丁,加精盐2克、绍酒、淀粉拌匀上浆。洋葱洗净,也切成小丁。
(2)少锅置旺火上,加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放入斑鸠脯丁煸炒至乳白色捞出,炒锅复置旺火上,放入洋葱丁炒出香味道时,加姜末、鸡汤、精盐、白糖、味精烧沸后,用水淀粉勾芡,放入斑鸠脯丁拌和均匀,撒上葱花即成。
原料:斑鸠肉400克、洋葱丁100克、青红小米辣圈50克、青花椒10克。
制法:
1、把斑鸠肉剁成小丁,纳盆加盐、鸡粉和辣鲜露先拌匀,腌渍10分钟后待用。
2、锅里放色拉油烧至五成热时,投入斑鸠丁炸至酥脆,倒出来沥油待用。锅留底油,先放入洋葱丁、青花椒和青红小米辣圈一起炒香,然后下炸好的斑鸠丁一起翻炒,其间加盐和鸡粉调味,淋入藤椒油便可装盘上桌。
川菜那么油,为什么感觉四川胖子不多啊?
首先为川菜正名,我们川菜只是看起来油多,实际上吃到肚子里的油并不多!
川菜给大家的感觉就是麻辣味重,感觉好像就是油泡起来的!如果大家是在抖音上看了沸腾鱼后才有这种感觉的话,我得说一句,那可能是你们的错误感觉,沸腾鱼也不油呀,除了油之外全是鱼,不信的朋友可以去试试!我们吃的是鱼又不是油.......
用漏勺一滤,全是鱼片!
这个属川菜特有味型,我们川菜厨师得认!比如说水煮肉片、水煮鱼、水煮牛肉、水煮牛蛙、水煮鳝鱼等等。但是这些菜都只是看起来油多,它表面漂的都是植物油或者大豆油之类的,有的只是麻辣诱人的香味罢了,根本吃不胖嘛!
第二个:川味火锅!
麻辣火锅大家第一眼就看到了表面漂着的麻辣红油!在这里我还得说一下,表层的红色油主要包含了菜籽油、鸡油、牛油、猪油等多种油脂,这些油是经过各种香辛料炼制,多达20多种的香料一起精心熬制出来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增香提味。
虽然火锅油很重,但没有多少人是吃火锅长胖的吧?
我是一个地道的四川三线城市人,父亲老家是县城的,而我已经到了市里(三线)而且是四川第二大人口城市:讲就吃和穿的地方,我们都爱吃带辣又有油的,何况我父母是粮站职工,在80年代都不缺油的家庭。不站在厨师的角度,而是站在吃货和顾客的角度来说说,觉得还是有权威的:首先四川是一个泡菜酸咸菜之城市,从小很多家庭都是有酸菜咸菜和酸咸辣的菜,而这些菜,恰恰是多油菜的克星,酸还可以解辣味的;酒足饭饱后:茶楼里一座,吃得油吃得味重,泡杯茶,茶也能淡化油份的,解渴也更是如此。肥油腻吃多了,喝茶,吃酸菜系列的菜都能让淡化或者减少脂肪的,也只有川人或者挨着四川周边的几个城市都是火锅茶楼,然后打牌到晚上就又吃喝,然后再去唱歌,最后晚上11.12点时再吃烧烤,这般“熬梗受夜”的,想胖也难!还有我是一个超过42岁以上的女人,说的是和我年龄接近香差不过10岁的生活装态哈,如果是现在20.30.33岁等的人,那白生活,夜生活又除外的哈,不在上面我统一表诉里的!
川菜用油量是比较平衡的。之所以看着油大,汤菜表面厚厚一层,炒菜也油汪汪的,尤其是火锅,就像红油锅。其实吃进肚里的不多,所以四川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很好,很少大胖子。这里的道理在于以下几点:
- 快速加热,保持食材营养,锁住食材水分,激发食材味道。油温高,能让食材快速加热成熟,从而减少营养损失。无论油炸煎炒,主要的传热介质都是油,当然也有盐(盐焗鸡)、石头(馕)、泥巴(叫花鸡)等,只是用到很少。
- 保持食材营养。做菜时的油温处在相对安全状态,既高到快速加热,又不至于破坏食材的营养,而且满足“锁住水分、原汁原味”的烹饪原理要求。
- 输送调料味道,是油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也是川菜用油的一大特色。花椒油、麻辣油、红油,不一而足,就像赋予川菜以灵魂。
第二,做菜用油多,不等于吃油也多。也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 涮掉了。最典型的是重庆火锅,整个就是红油烫菜,烫好夹起一筷子,顺着滴溜的不是菜汤,都是油。但是这么多的油不会都吃到肚里,再往蘸料碗里过一道,大部分的油就落下了。
- 转移了。川菜的精髓之一在于肥油的此消彼长。譬如条子肉,看着是大肥肉片子,其实里面的油早就逼出来了,不在肉里。前期大块过油炸出大部分,后期蒸又整出一部分。
- 中和了。川菜的另一大特色,在于荤素的合理搭配,赋予素菜以鱼肉的品质和口感,达到营养平衡。还看家常菜,很少有大鱼大肉单独成菜的,都搭档有对等的素菜,搞得菜比肉好吃。
第三,人长胖的原因不是油吃多了,是糖吃多了。这里顺带科普个小常识,人多吃了糖,激发胰岛素超长活跃,它们会把多余的糖转化成脂肪存起来。这才是肥胖的根本原因。这些糖广泛存在于主食、含糖饮料和水果以及糖本身。所以,很多国家的居民膳食指南都对糖的摄入有明确的限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