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美貌被高估了吗?
谢谢邀请,我特别欣赏林徽因,很乐意来回答这个问题。2012年,中国画报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最美不过林徽因》,之后,网络上又流传着关于她的复刻“彩照”,十分惊艳!
由此,这位著名的女建筑学家、女作家,胡适口中的一代才女的真实容貌,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五官来说,林徽因的美丽毋庸置疑,她有着窈窕的身材,清秀的容貌,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自有一番知性和优雅的气质。再加上她得体的装束,总是给人很精致、美好的感觉,一见便很难再忘。
所以,林徽因的美貌一点没有被高估。如果谈林徽因只谈她外表的美貌,那对她太不了解了,她美丽外表下的灵魂,才是真的让世人惊叹的“美”。
林徽因于1928年从国外留学回国,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投入到了中国古代建筑事业,她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跟着丈夫梁思成几年时间走了15个省,190多个县,并一起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在他们执着的考察工作下,那个年代很多古建筑,就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并得以保护起来。他们没有为名誉,没有为金钱,常年奔走在山路中,吃住在极差的环境下,林徽因的身体也因此而出现问题,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这位美丽女子对古建筑的研究工作。
抗战时期,他们一家躲在李庄,林徽因因肺病要卧床休息,即使如此,她还是坚持完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初稿工作。此外,她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颇受大众的喜欢。
林徽因喜欢建筑,对历史传承下来的古建筑物更是偏爱。她人生的最后几年,北京市正酝酿着要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显然势在必行,林徽因不忍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毁于一旦,为挽救这些古建筑,她不惜与时任北京***吴晗翻脸并发生了几次激烈的争吵。
此外,她也成功挽救过濒临失传的景泰蓝工艺。
林徽因就是这样的,她生得漂亮,却从不屑做一个花瓶;她拥有满腹才气,却从不骄傲自满;她从小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中长大,却在中年后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然坚持留在祖国,投身于建筑、文学事业……
她是一位真正从里到外,了不起的美人!
我觉得林徽因的美没有被高估。她的美内外兼修。
一,林徽因的美,美在她灵动儒秀的才情。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长大后的林徽因更是容貌倾国倾城,婉约美丽。在很多人眼中,林徽因就像人间的四月天,温暖和煦,直入人心。在文学方面,林徽因著作甚多,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同时在建筑方面也颇有成就,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她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沈从文说她是“绝顶聪明的小姐”。
二,林徽因的美,美在她处变不惊的安然。抗日战争时期,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逃亡生活中,仍不忘给孩子们进行文学熏陶,依然努力把破烂的小屋精心装饰得干净整洁了,布置了书架,插上大把的野菊花。当问她,“日寇来了怎么办?”她回答,“门外不就是扬子江么?”
三,林徽因的美,美在她追求梦想的赤诚。抗日战争爆发,林徽因不是没有机会出国避难,却义无反顾和丈夫一起留在国内,共赴国难,只因那一刻,她认为祖国需要她。解放后,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与丈夫梁思成一起,在建筑考古,英雄纪念碑设计、保护文物等方面,有着杰出贡献和无私付出。为了考察古建筑,她和梁思成深入荒野山乡,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和弘扬中国的古建筑尽了心血。
冰心曾感叹“她很美丽,很有才气”,林语堂也曾称赞林徽因说:“她用惊艳二字形容还不足。”
我是一名教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表明我的观点:林徽因的美貌没有被高估。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和作家。出生江南的林徽因,气质出尘,容貌清丽,宛如世纪之前的精灵,她不但是出了名的才女,而且非常漂亮。冰心曾这样感叹“她很美丽,很有才气”,林语堂也曾称赞林徽因说:“她用惊艳二字形容还不足。”
小时候的林徽因,面庞清秀,小巧玲珑,聪明伶俐,懂事乖巧,深得祖父母以及父亲的喜爱;少女时代的林徽因,婷婷玉立,身材玲珑,美的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16岁的她,出落得如一朵纤尘不染的花儿,曼妙无比。这时候,她与父亲游历欧洲,拓展社交,增长见识,真正开始成长为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令人倾慕;24岁的林徽因,已为***。这时候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是一种知性、优雅的美。
1937年日军侵华,林徽因一家沦为战争难民,在炮火中仓皇离开北平,辗转多地,开始了长达九年的流亡生活。
那时儿子五岁,女儿八岁。
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逃亡生活中,林徽因仍然不忘给孩子们
要说林徽因,自然是个美女,综合素质也比较高,个人认为其眼光理智大于才华,才华大于美貌,美貌大于家世。
相比民国的其他名媛,林徽因的家世出身并不是最顶级的一伙,甚至一流家世也不能算,其父林长民做过司法总长,政治上也就这样了,学问上也没有过人的长处,所以林徽因的出身一般。说到美貌,民国的名媛美貌胜过林徽因的也很多,现在单说一个沈性仁。林徽因被人称为民国“四大美女”之一,冰心嫉妒林的容貌与才情,才写了***《我们太太的客厅》。可是当林徽因见到沈性仁后,对于其“高雅的仪态与‘美轮美奂’的容貌,作为女性的林徽因既羡且佩。”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倾羡爱恋了林徽因一辈子,可是在初次见到沈性仁时,即惊为天人,并在题赠沈性仁的一首藏头诗中写道:性如竹影疏中日,仁是兰香静处风。金岳霖以婆娑的竹影与馨馨的兰花之香来比喻“性仁”风***丽姿。可见沈性仁的美貌大于林徽因。
林徽因美貌被高估,完全是作为女人的综合素质使然。林徽因活泼善于交际,风度优雅,能言善辩,是所有场合理所当然的主角,再加上其过人的才情,必然能吸引人的眼光,给其美貌加分。
林徽因初恋徐志摩,徐甚至离婚,但林徽因却嫁给身患残疾的梁思成,从以后各人的发展来看,林徽因这个选择正确无比,可见起眼光与理智。林与梁一起留学,梁受林的影响学习建筑学,终成一代宗师,可见林的眼光与理智。二人在北京时,梁在营造学社,是学社的支柱,又承接各种建筑设计,收入高,家世好,生活的优越无比,但是她却与梁以残弱之身一起历尽千辛万苦,走遍数个省份,考察古建筑,吃的苦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这份眼光与理智真是无人能及!这是民国其他名媛无法相比的。
林徽因的美貌并没有人给她做过什么专业审美评估,因此不存在高估或低估的问题!
但林徽因的确是民国最出色的才女、美女,她几乎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标志,拥有杰出的才华,倾城的姿容,她的爱情故事也像一段关于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林徽因的才华涵盖许多领域,诗歌、***、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等,婚后又追随梁思成在建筑学领域成就斐然,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和著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都出自林徽因之手。
但题主的问题仅仅关注的是林徽因的美貌,关于她的才华我们就此打住,不再多说了。
要想评价一个女人的美,最好让女人来评价。同时代的著名才女冰心,与林徽因素来不和,据说路上见面都不打招呼。但冰心还是大度地给过林徽因八个字的评价:“她很美丽,很有才气”,听上去似乎有些不情不愿,但也无可奈何。
林徽因并不是美艳不可方物的那种女人,单单论及容貌她的确跟当时的一些女性公众人物还是有差距的,比如周璇、阮玲玉、蝴蝶等等。但林徽因的美又极为独特,我从她的一些照片上感觉得出来他有一种孤芳自赏,贵气逼人、我行我素的理工妹的味道。
哲学家金岳霖终生热爱着林徽因,但林徽因有梁思成相伴,金岳霖竟然永远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真就一口气孤家寡人到死为止。
徐志摩见到林徽因就更是着了魔一样。他说自己正是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才会从一个与诗“完全没有相干“的青年,迸发出新诗创作的蓬勃***。
因此,母庸质疑,林徽因一定是风华绝代的美貌女子,而且秀外慧中。算上梁思成,有至少三个极其优秀的男人为她疯狂一生,你说林徽因能不美吗?
这几年好像***圈有一位叫做鞠婧祎的女孩,被认为是四千年一遇的美人,我看她的确长相周正,但也不过是唱了几首歌而已,好像还能画上几笔,那么如以鞠婧祎为比照,林徽因应该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第一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