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一个你家乡的传统节日,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家乡正月十五的舞板凳龙灯。首先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板凳灯,十五这天晚上,吃过晚饭后,各家拿上板凳灯到祠堂里,与龙头跟龙尾相连接。
接着就随着龙珠,从祠堂里出发。
绕着乡村舞龙灯,沿街商家都拿出烟花爆竹放着迎接龙灯,当龙灯路过每家每户,大家都会放烟花爆竹。
然后龙灯绕村一遍到祠堂广场,在广场上舞龙灯,打圈⭕。最后龙灯会回到祠堂里。
我们家乡有个传统节日是逛庙会。当地每个街镇都有不同的日子。首先有庙会的主家会提前通知自己的亲朋好友来逛庙会吃饭,接着主家就要准备丰盛的午宴了,一般人家都有几桌人。然后等待亲朋好友的到来,最后大家吃好喝好逛好开开心心的回家。
在我们老家要说最隆重的节日就是过大年初一春节了。首先在外务工人员要提前回家准备年货,烟酒糖茶,换新衣服,各种各样糕点水果农民种的各种新鲜菜。
接着就是挂红灯,贴红对联,彩旗。然后做成各种过年吃的美味佳肴。最后就是一家人欢欢喜喜换上新衣服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过大年。
过完年,首先是春节,接着再过半个月就是元宵节,然后是春季万物生发,夏季生长,秋季丰收时中秋节就到了,这时瓜果成熟。果实累累,农民脸上挂上了幸福的微笑。
此时小鸟也开始向南方飞去准备过冬了,到了冬天,天寒地冻,白雪茫茫,最后就到一年中最后一天除夕了。
记忆中小时候的过除夕:
这一天首先是跟着母亲去赶半天场,赶在年结束前再买点过节需要的食材。初一到三会有几天休场。人群熙熙攘攘的热闹,乡场上母亲和熟人打招呼时自己的局促犹记在心。
接着步履匆匆回家赶做一桌丰盛的团圆午饭。餐桌上凉拌鸡,酸菜鱼必不可少。取年年有余吉兆。选用整条鲤鱼,红色鱼尾被父亲贴在门上。
丰盛的年饭过后下午是炸酥肉油果子,炒些花生类这些准备正月里的食物。
然后就是必须烧热水泡脚,据说来年会有吃有喝。这是一天中必须的一个仪式。
最后就是赶在八点前做完所有家事,坐在电视机前等待最快乐的春节联欢晚会了。美好的除夕就在这些活动中留在记忆里。
巍山小吃节发朋友圈文案?
今天去了巍山小吃节,真是一场美食盛宴啊!从酸辣粉到过桥米线,从烧烤到水果小吃,每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还有精彩的表演和互动活动,让这个节日更加充满活力和欢乐。这场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巍山的热情和文化,真心推荐大家来品尝这里的特色小吃,也体验一下这里的独特风情。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小吃和特色习俗?
我来自美丽的古城定州。千年文化古城。景点有中华第一塔。孔子办学文庙。当年苏东坡来定州种下两个槐树。至今还活着。史称东坡双槐。定州的产非常多。熏肉,闷子,手掰肠。等等。我最爱吃的就是闷子了。太香了。
我的家乡有特色奶食品,奶豆腐,奶酪,黄油,还有纯手工制作的酸奶糖,有特色当地手把肉,碳烤牛肉干等,我们这边有草原那达慕,摔跤比赛,还有***,射箭,安代舞,还有祭敖包,祭火的习俗。
俺是东北黑龙江那旮瘩的,俺们那的特色吃的老多了。血肠,小鸡炖蘑菇,糖葫芦,冻梨,花红。俺们冬天外边就是天然的大冰箱,冰棍雪糕都摆在地上卖。冬天睡火炕,喜欢喝点小酒,生活惬意。
都说故乡月亮比较圆,大部分中国人都有恋乡情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门在外,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美食,家乡的小吃。
我是广西柳州人,以前去东北上学,待了五年,那时候也是非常怀念我们家乡的小吃,因为在外地根本吃不到,或者吃到的也不是那个味道。说起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和特色习俗,那是非常多的,而我本身又是少数民族,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个。
第一个、螺蛳粉,说起柳州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是说起螺蛳粉,知道的人应该不少。螺丝粉是我们广西柳州的特色小吃,这几年是越来越受欢迎,而且还卖到了国外去,外国友人也是又爱又恨啊,闻起来臭,但是吃一口就停不下来了。我在长春的时候也有去桂林路吃过螺蛳粉,那味道真不敢恭维,实在没法和当地的比,不过身在外地没办法也得去解解馋。现在回到家乡工作了,想天天吃都行,只不过也不会天天吃,挺辣的,怕上火。
第二个、油茶,油茶应该算是我们县的特色小吃,油茶的原材料主要是农家茶叶、“阴米”(蒸熟晾干的糯米)、油果等,配菜有各种肉类、葱花、糍粑等。油茶在我们当地有“侗族咖啡”之称,因为喝了能提神醒脑,和咖啡的功效差不多,但是口感可完全不一样。
第三个、牛瘪,人家说有些广东人喜欢吃牛欢喜,而我们那里则喜欢吃牛瘪。牛瘪有些人误以为是牛粪火锅,其实不然,牛瘪的主要原料是牛胃及小肠中尚未完全消化的食物,而这些食物是人们在宰杀牛之前喂食的中草药。牛瘪火锅一般都是招待贵客才会用到,其味道微苦,具有清热解火功效,有独特的香味。牛瘪在贵州的黔东南少数民族聚集地也很流行,我们县其实就挨着贵州,牛瘪确实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没吃过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接下来说说特色习俗吧,毕竟我也是少数民族,我们这边侗族的特色习俗主要有几个。一个是送新娘,送新娘就是从男方家把新娘送回娘家,然后再接回来,这个送的过程非常隆重,上百号人穿上少名族服饰,挑着各种酸鸭酸鱼,以及自家的特产,还有各种各样的礼品组成庞大的送亲队伍,走着去新娘家,过程很壮观。二是吃冬,就是到每年农历的十月份,当地人会根据今年的生肖来选择合适的几天作为吃冬的日子。这几天就是轮流到各个家去吃饭,而根据不同的姓氏还有不同节日,吃冬是杨家的,还有什么张家李家,而六甲族(56个民族中没有列出这个)还有侯家节等。反正就是不同的名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节日,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