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人觉得川菜如此油腻?
每个菜系都有油腻的和清淡的。不能说川菜那么油腻,说川菜油腻是因为你不懂川菜。
川菜配料配味如配药,根据个人口味不同和菜品需要,适应环境不同加减。如同汤头歌所言,加减很重要。
水煮肉片搭莴笋颠,蒜苗,芹菜段,增加菜香,抵消菜品维生素不足是一个简单例子。是油比较多的菜。
干炒豆芽,几乎没有油,但要放蒜泥,此菜蒜泥为王。是比较清淡的一个菜。
白牛困水,白牛的油自带,不再放油,蘸干蝶或芝麻豆瓣酱。此菜青鲜嫩滑,以碟子的味道为主。更是可清淡,可麻辣,可酱香,全取决自己的口味。但绝不会油腻。
说川菜油腻,可以想象,点菜的时候按大菜硬菜点,只想吃大鱼大肉,怎么不油腻啊。但川菜是不会背这个锅的。
说麻辣烫是川菜的我笑了,跟你科普一下川菜和麻辣烫,川菜即四川菜肴,是中国特色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中华料理集大成者。
川菜三派的划分,是在已有定论的上河帮,小河帮,下河帮的基础上,规范化完整表述为:上河帮川菜即以川西成都、乐山为中心地区的蓉派川菜;[1]小河帮川菜即以川南自贡为中心的盐帮菜, 同时包括宜宾菜、泸州菜和内江菜[2], 下河帮川菜即以重庆江湖菜、万州大碗菜为代表的重庆菜。三者共同组成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风味流派分支菜系,代表川菜发展最高艺术水平。2017年9月28日,眉山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川厨之乡”的称号,眉山菜成为川菜的代表。
麻辣烫:是起源于四川乐山牛华镇的传统特色小吃,麻辣火锅也是吸收了麻辣烫的优点改良而来。是川渝地区最有特色也最能代表“川味”的一种饮食。
你吃不来川味口味,或者你点之前就应该问清楚,无论是外卖还是线下麻辣烫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辣或者不辣,麻辣或者不麻辣,酸辣等等口味。你自己又不和老板说你要什么口味儿的,老板当然按他的方式和口味儿来做啊
川菜美味、油大、味重,为什么四川人的肥胖指数却比很多区域低?
谷物更适合中国人的肠道。四川人的主食是米饭。以前看菜下饭,现在菜肴丰盛了,米饭总是要吃的。大鱼大肉后,还是要吃点泡菜,四川人用泡菜“梭饭”,而米饭是“剐油”的。四川人相信医食同源,即便是农妇,也知道哪些菜清火,哪些菜有补益。川菜正餐是凉菜佐酒,热菜下饭,清汤漱口(恢复口腔酸碱平衡)。至于吃米饭会长胖,是外国人研究的,只能参考。
主要原因是喝茶,有早茶,有早上至中午10点的中间茶,有午茶,下午茶,晚茶,熬夜有夜茶。满大街的茶楼,茶肆,茶庄,茶店,随处可见。茶在四川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攴无茶!
供参考!
1.四川人主食碳水少
肥胖是跟饮食结构息息相关的,北方的话,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很高,并且以精细面食为主,而四川人的饮食里,碳水化合物占比较小,而且食材广泛,吃的比较杂。
2.火锅吃的慢,容易有饱腹感
四川人经常吃火锅,且吃火锅花费的时间比较长,慢慢吃东西其实会增加饱腹感,所以实际上吃进去的食物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一、四川人爱吃辣是众所周知的。因为四川地处盆地,气候潮湿,吃辣椒可以散寒除湿,所以辣椒成了四川人必不可少的食材。吃辣椒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升新陈代谢,帮助人体燃烧更多的卡路里。
根据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们在吃红辣椒后会燃烧更多的卡路里,并降低胃口。但是并不是说把吃辣椒当做减肥的方法,而是在健康饮食的基础上,吃辣椒对体重的控制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四川人的骨架偏小,因此轻微的肥胖也不会太明显。而骨架的人在视觉上更容易显胖。
三、川菜中的有并不是用来直接吃的,作为一种日常调料,不是直接将那么多油吃进肚子里,自然也就不会因为这个而产生肥胖了。
川菜特色之一是油大。譬如重庆火锅,水煮鱼,麻辣烫,吃着时都不是叨菜,是油里捞菜。几乎所有的川菜,看着都是油里泡着。再不就是过油炸,做个青菜也巴不得油锅里过一道。
但是四川人给人的整体形象,干练精瘦,健康精神,很少大腹便便的胖子。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硬是吃不胖。原因说三个:
第一个,油大滑肠。
川菜里的油,绝大部分是植物油,只有火锅有部分牛油,荤菜里有部分动物油。食用油有个特性,一次性吃得再多,肠胃吸收就那么多,多吃进去的会滑肠排了。所以,长期吃川菜的,很少患便秘。按说吃那么多辣椒什么的会上火,会便秘。但是他们不会,就是因为多吃的油滑着肠子,顺着呢。
第二个,主食被稀释。
人长胖的主要外因条件,是长期过量吃主食。碳水化合物就是高含量的糖,其中大米76%,玉米72%,小麦面73%,就是说,一斤大米里,有0.76斤糖。
四川人吃饭不像北方,大葱蘸酱就饼管整饱。他们吃饭不狼吞虎咽,也不广东人那样细嚼慢咽。四川人吃饭菜为主,主食为辅。相对而言,菜吃的多,主食就显得比例小。这样吃饭,主食不大会过量,就不容易吃胖。
第三个,勤快好动。
四川人身个矫健,活泼好动,很少一坐半天不动。即便打游戏,也是眉飞色舞,浑身都在动着。运动量一大,消耗就多,多余脂肪还没来得及储存,就被消耗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