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网红火锅店老板被刑拘:违规使用老油被当场逮到, 你怎么看?
- 3天仅捕8头,6万的犬阵亡,四川通江2万头野猪成灾!人遇到咋办?
- 有人说渝菜是以川菜为蓝本横空出世的,那是不是能被餐饮业接受成为中国的第九个菜系?
- 房东眼红我生意好,故意涨门面租金,我连夜清空所有后走人有错吗?
- 鲁迅有哪些趣事?
成都网红火锅店老板被刑拘:违规使用老油被当场逮到, 你怎么看?
火锅应该坚决杜绝使用老油!首先,我来告诉大伙,不用老油的牛油和清油火锅还是很好吃,不比用了老油的差。火锅,串串的锅底端上卓后,下入一些食物,多煮一会,慢慢的吃,越吃到后面越香。另外,千万别吃老油火锅,不卫生,也有有害物质,对身体伤害极大!
看来不是所有网红店都是那么靠谱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唯利是图!存在多久?大家不知道!现在曝光了!一发不可收拾!做生意诚信为本、细水长流!加大打击力度才行!害人害己的事情最后结局都是一场空!
在过去有很多人一直说火锅没有老油就不好吃。这种说法误导了很多顾客,火锅消费者顾客不知道火锅老油是怎么回事,顾客只知道回收油,口水油,地沟油。
有极少数的火锅店老板利欲熏心,冒着风险干着违背《食品安全法》的事情,把顾客吃剩下的火锅油回收再利用,又拿给顾客吃。 这种行为被抓是不值得同情的,他们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
其实现在火锅底料进入工厂标准化生产,火锅底料火锅油的生产工艺在不断的提升。一次性火锅油一样能够做到,比火锅老油更加好的口味。
以前仅个人见解,每天都在这里分享传播川菜火锅文化,以及餐饮经验希望大家能够愉快交流。了解更多火锅知识,搜索:蜀八爷巫建。#火锅# #巫建# #火锅油#
3天仅捕8头,6万的犬阵亡,四川通江2万头野猪成灾!人遇到咋办?
专家就是砖家!居庙堂而随性叫嚣“保护动物”,野猪之害砖家还真不明白,因为砖家也是受保护的动物,不知其危而护其短——山间田地,贫而地瘠,三亩薄田只得养活农家性命的收成,野猪出没,姑且不说伤人害命,光说那田间辛辛苦苦耕作的植物被野猪所毁,砖家你拿你自己收入补贴农家人的损失吗?农民,尤其是边远农村,靠天吃饭,如今又添野猪加害,人家拿什么过日子?是时候放开对野猪的保护啦!
只要政策允许,农民有的是经验,一定能变害为宝,说不定哪一天,超市上就能售出“川味野猪腊肉”,纯天然无激素,敬请放心食用![大笑]
违背自然规律终究害人,那些***专家对动物保护沒深入了解,如食草动物数量庞大,由老虎獅子,吃肉动物,对其控制数量增长。老虎狮子吃肉动物,会互相制约攻击,防止吃肉群体过量增加。保护动物专家坐在办公室瞎闹,对有害动物也保护,害惨农民利益,野猪破坏力强污染环境更可怕,麻雀四害之类,也被保护震惊!
现在市面上常听说,某某地方,某某人因捕杀了几只青蛙,或几只麻雀等等,等等小动物,被处罚款,或被拘留等。是的,减少对动物的杀戮,让动物们有一个喘息的机会,是合理的。既然现在提倡和动物和谐相处,每个人必须尊守。但是,到了动物繁殖泛滥成灾的時侯,争夺人类粮食,攻击人类時,我们该怎么办?那些曾经的倡导者哪儿去了?为什么不出来说句话?
只能说生态不平衡,大四川,山高林密,两万头野猪对于种群来说不多,雪豹,金钱豹,华南虎,狼,豺狗,猞猁,野猫,熊等及自然灾害都会对野猪和它的幼崽的生存造成威胁。如果允许中国人持枪打猎,三个月,日本要灭中国没有实现。但三个月中国人能让万物从中国土地上绝迹。
有人说渝菜是以川菜为蓝本横空出世的,那是不是能被餐饮业接受成为中国的第九个菜系?
渝菜是以川菜为蓝本横空出世,是不是能被餐饮业接受成为中国第九个菜系?
谢谢邀请!
关于这个话题,其实有很多漏洞出现,要想看的明白,详细,首先解决这几个大的方面:什么是川菜? 什么是渝菜? 什么是横空出世? 一个菜系形成的体系?推广度及认知度?
首先说菜系: 中国被大家所知道的认可的有八大菜系,川菜只是其中一个。每个菜系皆因其独特的,具有典型风格和传承的选、配、烹体系,而立足世间,独成各自的菜系!今天只说川菜和渝菜。
川菜:川菜很多人一想到川菜都会认为只有麻辣味,这点是错误的认识,作为川菜学徒二十年的我,今天明确告诉你,川菜有很多味型的,以麻辣味型,鱼香味型,陈皮味型,家常味型,咸咸味型,怪味,红油,豆瓣味型等,其中属川菜所独有的风味是:家常味型,鱼香味型,麻辣味型和怪味。因具有味型丰富多变,讲究一菜一味,百菜百味,而立足于八大菜系! 今天就被大家所熟悉的麻辣味展开阐述,因和渝菜有直接关系!
渝菜:渝属于川(地图可见)渝菜算是属于川菜的一个分支吧,也以麻辣出名,但不同的是渝菜要比川菜重麻辣咸味,本质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这个问题问的好RI怪,重庆的渝菜又不是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如何横空出世。
中国目前只有八大菜系:川鲁粤闽苏浙湘徽。皆因其独特的具有典型风格和传承的选、配、烹体系,而立足世间,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圭臬和核心。各地若都以自己并无体系化特色的一些菜式自称菜系,中国就不是八大菜系,可能就是80大,800大菜系了。西南大片区有黔、滇、桂、琼等地,渝菜要成为第九菜系,恐怕得先问问黔菜、滇菜、桂菜甚至琼菜答不答应。
其实所谓“渝菜“,不过是川菜下河帮分支中的一个边支,即俗称的江湖菜,其基本的选、配、烹并未脱离传统川菜的体系,味型仅占川菜24种基本味型中的很小一部分,没有任何创新和突破,只是在传统川菜口味上加重咸、辣、麻等味或反复高温回收“潲水老油“,形成并不健康易致病的“重口味“。
渝菜是重庆部分好事者闹的笑话,连其本地的许多业界人士都不认可。川菜是八大菜系中公认品格最丰富、味型最完整的菜系,不仅广受国内人士亲睐,也走出国门受到全世界各国美食家的好评和群众的欢迎。世界上的中餐馆,有一半以上都是经营川菜的。
我的未来不是梦!但不切实际异想天开那就只能是痴人说梦。重庆直辖后,渝人思维极度膨胀,各种去四川化乱象尘嚣世上,“渝菜运动“只是其中之一,早已贻笑大方。但某些人是看不到丑的,因为他们从来不照镜子。某些肛肠类动物有个习惯,遇到状况时会将身体断成两半或几截,但断出去的那小截虽然能动,却永远成不了真正的活体。
渝菜的菜式脱离鱼香,香辣,麻辣,荔枝,红油等这些带有浓烈川菜味型的时候,再说渝菜自成一派吧。
还有那些扯啥渝菜自古就跟川菜有分别的,真不知道是何居心,重庆火锅里的主要原料辣椒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现在谈渝菜传承了几百年?
四川省和四川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四川"这个概念涵盖的是一个地理、历史、文化的范畴,类似于"东北"这个地域概念。重庆人可以不是"四川省"人,但永远是四川盆地里的四川人。除非把语言改了,饮食习惯改了,祖宗改了,历史改了。。。
这是个典型***决定脑袋的问题,中国的菜系从来都是自然而然的从地域到人口,从文化到习惯逐渐演变而来,约定成俗,笼统而来。川菜是一个大菜系,从来不会因为一个行政区的变化,独立出一个直辖市就冒出所谓的渝菜。而且还一定要抬到分庭抗礼的程度,北京六朝古都了,荟萃天下口味,有没有什么菜系叫京菜?要统领天下菜系?
重庆直辖以来,有一小撮人非常燥动的要刻意和四川拉开差距,或者一定要抬到同一个高度来说话。这是典型的暴发户心态,重庆有美食,不需你渝菜宣传,全国人民趋之若鹜,而你刻意渝菜,牵强附会的时候,反而被全国人民反感。
重庆和重庆人,到如今,还是没有发展出一个大城市的文化和涵养。这个涵养就是对原创的尊重,在成都,你可以看到满街的重庆火锅,双流肥肠粉,宜宾燃面,即便那个火锅和重庆毛的关系都没有,从设计到调味都是本地土法上马。成都作为一个大城市不会剥夺双流肥肠粉的冠名,虽然双流是成都的一个区,如同西安不会剥夺米面皮是汉中小吃,哨子面是岐山的。重庆本身也是一个外来人汇集的城市,各种口味,菜系,做法在这里碰撞,创新。但是时间太短,重庆菜本身各地地方菜口味的特征还很明显 ,而自身独特的特征体系还没形成,更不要说因此而产生的文化脉络。承认自己就是川菜并不是耻辱,并不影响全国人民认识重庆美食。
就像火锅,火锅这个东西其实并不是重庆人发明的,甚至发扬光大都不是重庆人,这个最早北宋就出现的吃法,现在被人一提到都知道是重庆的再创造,实际上是来源于川菜这个巨大体系对自身内部口味来源的记录和尊重,说白了没有成都川菜系对火锅几十年的发展和推广,重庆火锅可能还没脱离麻辣烫的范畴,而火锅这个吃法全国各地各菜系都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吃法和口味,重庆人不能坐井观天,我去郑州,当地的一家火锅店不管是汤底,还是料碟,都完全不是重庆火锅,或者川式火锅的样子了,结合了川式和北京涮羊肉的精华,味道也异常的精彩。其他诸如顺德的粥底火锅更不用说了。
重庆不要急于给自己正啥子莫名其妙的名,你真正牛逼的时候,谁也忘不了你。你牵强附会的时候,只能让唾弃你的浅薄和小气。
房东眼红我生意好,故意涨门面租金,我连夜清空所有后走人有错吗?
弟弟饭店的房东,看到饭店生意红火,1年内涨两次房租,终于把弟弟赶跑了。房子空了2年多,还没租出去。
弟弟的饭店,上下两层180多平方。1层用来做餐馆,主营"朝天锅"炒菜,2层隔成6个房间,做旅馆。
就在1个大医院门口一边,去医院看病和探望病人的人,络绎不绝,吃饭的人也不少。
6个房间每晚都爆满,这些人都是在病房陪护重症病人的,夜里留1人在病房照顾病人,轮流来旅馆住下歇歇,因为病房里是没地方睡觉的。
另一方面,是弟弟头脑灵活善经营。炒得菜和做得"朝天锅",在本市也是很有名的,很多回头客大老远开车过来吃。因此饭店的生意红红火火,每天赚的钱当然很可观了。
房东是老俩口,男房东前些年得了脑梗,留下了后遗症,走路脚撇手摆,经常呆在家里,有时在大门口坐一会。一些收房租签协议书,都是女房东办理。
她60岁左右,精明能干,能说会道,死的也能说活。餐馆不忙的时候,就过去和弟弟俩口子聊天。聊得最多的就是说,弟弟发大财了,干了快两年了,一定挣了不少钱。
过去的次数多了,这些活每次都是主题。弟弟也不傻,早听出了弦外之音,就是不接她的话。就在协议到期前1个月,房东找到弟弟,郑重其事地说:"小李啊!我过来是和你说,
这种眼红房东真的见过一个,他家是临街商服,位置在人流密集区,客源比较好,他的商服以高价租给了一家卖红肠的,这个租客很会经营,肠的口感非常好,再加地段人流,香肠卖的相当火爆,总是门庭若市的,一年下来收入就很可观。
这个房主就很眼羡眼红,心里不平衡,临近再续租的时候,就通知租户要加房租,而且涨幅还很大,无论租户如何协商砍价,就是雷打不动,坚持自己的要价,最后这个做红肠的租户就决定不再租他这个门面,到期就搬走了。
结果这个出租店面的老板,自己开起了红肠店,因为他平时有事无事总去原先这个店里偷学手艺,觉得经常看他们做红肠,学的技艺差不多了,殊不知只是学了皮毛,做出来根本不是那个味,生意也就不温不火的。
更戏剧的是原先做红肠的这个租客,又折杀回来,以高价把邻家店面租下来,继续卖红肠,两家紧挨着,可想而知,买家都跑到原先做红肠这家店去了,这个心眼贼多的房东没坚持多久,就关门了,赔了夫人又折兵。
据说人家就是不服这口气,回来开店纯是为了置这口气。
人啊,真的不能太算计,心术得正,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我在昆明,我支持你的做法!我也经历了从15w涨到28w年租金的翻番情况,在坚持了五年[_a***_]的维持之后,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既然不能互利,就只能选择到期走人!
将近五年前,我们接手了一个铺面,原来也是做餐饮的,是当时昆明比较火的业态,做重庆火锅,据说当时生意可以,不过被爆出用不好的油,所以慢慢就不行了,这个铺子就闲置了大约半年多吧,当时我们看着租金还可以,15w左右一年,对自己也比较有信心吧,就接下来做火锅!然而,前两年都是比较煎熬的!
就连旁边的商场滨江俊发广场这几年来也是人气不足,可能都是被同德给吸引走了吧?更别提周边万华路,长青路上的各种餐厅,生活店了!说回我们的餐厅,刚开始就面临着店面的展示问题,招牌被树挡着,路上的行人根本看不到,然后停车是难题,有钱都停不了,先停先得而且停车位少!
没办法,就只能熬着,靠着朋友和人脉,同时口碑传播,慢慢的也就好起来了,一年之后,也能有点盈利,有时候还能排几桌,但是也并没有想象中好,食材和人工的费用上涨,也是很难的!这时可能房东看出来我们竟然能做起来,估计就暗藏着涨租金的心。
因为一签就是五年,中间也没出什么差子,也还算平稳吧,仔细算了一下,其实和把钱放到银行差不太多,还承受不少压力!但是外人看着我们好像赚了不少,真是外行看热闹啊,这不,房东在还剩半年租期的时候,就通知我们过来谈,说涨是必须要涨的,及早做好决定,口气非常坚决!
没有错!
2019年年初,第一个租赁合同到期,房东提出涨价30%,不然就搬家。当机立断直接搬家!
先把店面腾空都收入了库房,准备找好新店面再搬进去,左右是两趟运费的事,不然每年涨30%,一个合同两年,怕是承受不起。
没有错,因为我弟弟也遇到了这样的无赖房东,从最开始的10000元每月每年都涨,涨到2.5万每月,忍无可忍的弟弟把房子退租了,现在半年过去了,房东那房子还空在那,贴着招租的小广告。
弟弟16年在广州客村租了一个2楼的房子做舞蹈室,房子面积不大,只有七十平米,那时候租金10000元每月。
弟弟说之所以选择那个地方,一是周边没有任何的舞蹈室,二是地理位置相对来说很便利。当时那个房子的价格就比周边的房租贵1500元一个月,弟弟想着难得看中一套,贵一点也就租了下来。那一年弟弟合同签了两年。
刚开始的那一年,弟弟的生意还算不错,第二年弟弟的生意可以说非常火爆。
房东阿姨总是每天到弟弟舞蹈室那去转悠,看舞蹈室人多,她碰到弟弟就说是她的房子给弟弟带来了好运。
聪明的弟弟听出了房东阿姨的言外之意,自那以后,每到过节的时候,弟弟都会买好烟好酒还有好茶给房东阿姨送过去。
房东收了弟弟的礼物,并没有让弟弟有好处。她反而总是明里暗里的告诉弟弟,因为他的生意好,合同到期了她要涨房租。
18年合同到期后,房东不愿意两年一签。只肯一年一签。
之后房东把租金从10000元涨到了1.5万元每月,并且要求半年交一次租金。
鲁迅有哪些趣事?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也是一位有趣的人物。来说说他的一些有趣但很少有人知道的小事比如:
鲁迅喜欢吃糖,有一次他收到朋友送的柿霜糖,本来想留着嘴角生疮时用,结果半夜忍不住爬起来把糖全吃了。
鲁迅爱吃辣椒,有一次他卖掉学校颁给他的金质奖章,用这钱跑去菜市场买了串红辣椒。
鲁迅晒娃无度,他经常把儿子周海婴抱出来给客人看,还给他编了一首歌:“小红,小象,小红象。小象,小红,小象红。小象,小红,小红象。小红,小象,小红红。”。
鲁迅小时候很顽皮,爱给人起绰号。班上有个女生爱哭,他就叫她“四条”,眼泪两条,鼻涕两条。
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常光顾一家理发店。一次理发师不认真理发,鲁迅就随便给了一大把钱;下次理发师认真理发,鲁迅就一个个数钱给他。
有一次,鲁迅去理发店剪头发,店里的小哥看他穿着朴素 胡子拉碴 就对鲁先生很冷漠,就开始自己的freestyle ,胡乱剪了几下子。小哥一瞅,行。鲁迅就付钱,随便抓了一把零钱给他之后完了就走了。小哥这时就寻思 ,呀,这是个大主顾呀!!!!!!!下回,鲁迅再来时 ,小哥剪的很仔细,付钱时,鲁迅给的不多不少 。小哥又纳闷儿了,就问鲁迅 ,鲁迅说,你上回瞎剪头发 ,我就瞎给你钱。这次你认真剪,我就认真给钱。小哥听了很惭愧。不得不说 鲁迅大爷怼人技术真是没得说……
鲁迅先生虽然写了很多批判现实的文章,可能给人感觉是个挺有思想深度的大先生吧,其实这位大先生的日常生活还是挺有趣的。
鲁迅爱甜食,又不会很好地保护牙齿(网传不爱刷牙),所以经常牙痛到不能自已。但牙病是要看的,甜食也是绝对不能不吃的。每次看完牙医,鲁迅都要买零食安慰自己。
有一年,朋友从外地带给他河南名产——柿霜糖,鲁迅收到之后,就赶紧尝了,“又凉又细腻,确实是好东西“。后来,许广平告诉鲁迅,柿霜糖性寒,口舌生疮的时候用它擦一擦,很快就好。可是鲁迅知道柿霜糖用处的时候,他已经吃掉大半了,于是他在《马上日记》中写道,”可惜她说的时候,我已经吃了一大半了,连忙将所余收起,预备嘴上生疮的时候,好用这来搽。”结果,爱糖的鲁迅先生,大半夜惦记着收起来的柿霜糖,想糖想到睡不着觉,于是爬起来又把剩下的吃掉大半,还理直气壮地写道,“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就又吃了一大半了”。真的是当时作家圈数一数二的甜食爱好者了。
鲁迅先生是出了名的资深烟民,也知道吸烟对身体不好。但戒烟是绝对不会戒的,我可以吃保健品养生呀!那个年代,鱼肝油就很流行了,鲁迅就是鱼肝油的忠实粉丝。
拿到稿费后,就立刻托人去买鱼肝油;在给韦素园写信说,“收到你来信,听说咳血了,应该赶紧治病。除了***吃药外,最好是吃鱼肝油”;又这样一个爱养生的爸比,周海婴更是5岁时就开始吃鱼肝油,在鲁迅给母亲是信中说,“海婴很好,因为医生说给他吃鳕鱼肝油,从一月以前起,每餐后给他吃一点,腥气得很。而他居然也能吃,现在胖了,抱起来,重得像一块石头,我们现在才知道鳕鱼肝油有这样的力量。”今天看来,先生信里的内容真是像极了鱼肝油的广告,顺便吐槽儿子体重。
当然,能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今天看来也是极具个性的,这样以为有个性的先生,时尚品味也是不差。到日本留学后,剪掉了辫子,自己留了个满意的短发造型。不只是对自己,对其他人的穿着,也会给出建议。电影《黄金时代》中有一段,萧红穿了身红衣服,问鲁迅好不好看,这位耿直的先生很直接地就说,“不大漂亮!不漂亮的原因不是样式不好看,而是颜色不对。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浑浊得很,所以把红色衣服也弄得不漂亮了。”此外,鲁迅先生还很有先见之明地提出很多穿衣法则,例如黑色显瘦、白色显胖;竖条纹显瘦,横条纹显瘦等等今天也会被奉为经典的理念。
说点先生的八卦吧。
郁达夫说鲁迅先生当年朱安结婚,他自己一个人看书,为了不和这个女人同房,他大冬天穿一条裤子通过寒冷压制自己本能的欲望——先生受苦了。而朱安也成为先生一生的道德枷锁。
先生给郁达夫讲过一个段子,一个老和尚垂死之际,有一桩遗憾使他死难瞑目,就是从来没有看到过女人的身体。***们只好花钱雇了一个***送到病塌前,老和尚一看,说:哦,原来跟尼姑的一样。这才放心西登极乐。郁达夫听完从鲁宅一直笑到自家,到家后就翻捡藏书,居然未查到出处。
鲁迅和许广平同居的时候,惹来许多流言蜚语,当时做床铺也是一个楼上一个楼下。
鲁迅当年在厦门大学的时候是他热恋的时候,他每天写两三封情书。
鲁迅和许广平两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鲁迅称许广平小刺猬小莲蓬,许广平称鲁迅为小白象。
两个人的情书后来出版,取名为《两地书》,真是虐杀单身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