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乡的味道,说出您最怀念哪个可以吗?为何?
我的老家在宁夏的一个小山村,村里的人都住在山上,吃水要到山下的一个泉眼里去打。村里人种得都是山地,地里的庄稼全靠下雨,人多地少,产量低,经常遇到干旱庄稼颗粒无收,粮食特别紧缺。
1***5年夏天,我随父母去宁夏看望奶奶,爬了几十里山路到了村里,村里非常贫困落后,好多孩子们还光着***。家家户户的饭菜主要是一窝煮的洋芋。
我们刚去的时候,亲人们轮流请我们吃饭,每家都是一碗浆水面,那已经是最好的饭了。奶奶看见我们小孩子吃不惯,每天她都用手推磨,碾些糜面给我们做糜面馍馍吃,我们从来没吃过,又酥又甜特别好吃,可是奶奶、父母亲他们却不吃,只吃洋芋。我很奇怪,难道他们不喜欢吃?后来,母亲告诉我,我才知道,我们吃的是奶奶从嘴里省出来的口粮,粮食不多,让给我们孩子吃了。 那次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回老家,也是第一次最后一次吃糜面馍馍。
奶奶虽然早已去世,但是奶奶亲手做的糜面馍馍的我一直没忘,那是我在老家吃的最好吃的饭,那是奶奶的味道。
你们家乡的味道,说出您最怀念哪个可以吗?为何。说到家乡的味道,最能勾起我们徐州人思念的美食应该是烙馍卷馓子。
烙馍就是一张薄薄的饼,本着万物皆可卷的包容性成就了很多美味。
每年回老家必吃的一道菜,也可以说是主食,用烙的薄薄软软的烙馍放上一个馓子,再卷上葱叶、咸菜、酱豆子、咸鸭蛋等食材,咬一口又脆又香,好吃极了!
这里还有一个关于烙馍的典故。楚汉时期,刘邦项羽交锋作战,因为刘邦的军队一向以纪律严明而深入人心,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戴,士兵们劳于作战,很少能吃上饱饭,百姓们为了能让刘邦的军队吃上一顿饱饭,徐州百姓急中生智,结合当地农作物情况,发明了一种制作简单快速、携带方便的面点——烙馍。从此刘邦得到民心支持,刘邦军队士气大增,为他们作战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烙馍的制作也有很多技巧。烙馍顾名思义就是在鏊子上烙成的,鏊子大多是铸铁的和铝的,用法也大致相同。鏊子不大,直径一尺二寸左右烙馍直径也就一尺左右了。
所谓“烙”,制造烙馍要两道技术关要过。一是“擀”,二是“翻”。
“擀”要擀得薄、匀、圆。烙馍多用白面为原料,少有掺有杂面。先将面调水和得软硬适中,最好让面“醒”半小时以上。面和得硬了,擀起来较难;和得太软了擀好了也会变形,所以和好面是擀的第一步。
将和好、“醒”好的面,分成单个馍剂,然后用特制的擀面杖擀。擀馍的好手每斤面能擀十六个,还要又大又圆又匀且薄。
现在徐州的很多地方还是以烙馍作为主食,配上馓子和各种菜肴,别有一番滋味!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我的家乡在广西容县,我的家乡的菜每道都有它独特的味道,我最怀念的是酿水豆腐。小时候在农村,家里穷,没什么钱买肉吃。过年过节妈妈就会泡黄豆磨豆浆做水豆腐,水豆腐做成之后,再用韭菜酿豆腐给我们吃。对于那时候的我们,能吃上妈妈做的水豆腐已经是很幸福的了。妈妈的味道是爱的味道,幸福的味道,也是令人留恋不舍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