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藕汤为什么比别的地方都要好喝?
好水出好藕,当然好吃。湖北好吃的多了,长阳清江画廊的农家饭就别具一格,五一武汉的一家三口在农家小院农家乐吃饭,特别要求把土鸡锅和秘制炕土豆打包,不是一般的好吃,非常感谢她们的高评价
我在除武汉外,在许多省份都有过自驾短晢居住史。因而也会用武汉的方式煨汤。居住时间长,出行会俏带莲藕。但用家乡的藕,和方法煨汤就是搞不出武汉的味道。究其原因,我觉得与水有关系!不好喝就是水的问题。
要问这个问题,壹周君感觉全身每个细胞都开始得瑟,当然是因为:湖北的藕好呀!
没吃过的人其实很难懂这个感受,好吃的藕,真的是怎么炖都好喝!
其实讲真的,湖北人并不是太爱喝汤的,一般一桌子湖北人点菜,点了一大桌子各种菜,一般不会点汤,如果有汤,那一般都会是一大盆排骨藕汤。
湖北的藕有多好,看舌尖上的中国,一开始寻藕便直奔湖北便可知一二。
藕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口感绵绵舒适,被誉为“水中之宝”,鱼米之乡,也是盛名在外。
湖北产藕的地方还有上几个,但都相当不错,比如洪湖莲藕、嘉鱼的藕、蔡甸的藕……藕要看有几个孔,孔越多说明藕越好,蔡甸的藕有九个孔,俗称“九孔藕”,煨汤最好喝。
在武汉,煨汤的藕和炒菜的藕是分得很清楚的,煨汤的藕颜色偏红,口感是粉粉的、糯糯的,叫红花藕,而炒菜的脆藕则叫白花藕。
选择去煨汤的藕,当然是要粉藕。
一般排骨炖藕所用的藕以粉足者为佳。口味比较面的藕,要刚从藕塘挖起来不过三天,藕尖藕梢,是用来炒食,只有挑胖大肥硕的中段,因为这样的藕煨汤才粉而无丝,酥软绵甜,口感才好,软糯清甜。
蛮多地方炖排骨汤,要先把排骨在锅中焯哈子水,可武***却是把排骨先在锅中加油盐翻炒,还专门要还要额外加一两节猪筒子骨进去,据说能增加汤汁的钙含量,提升汤味的浓醇度。
我是半个湖北人,十多岁在赤壁住了两年,吃到了莲藕汤,离开赤壁后再也吃不到那么好吃的莲藕汤。
这让我疑惑,出来工作,经过多方了解,煲汤的藕主要产在湖北的洪湖,据说,煲汤的藕是长在湖里,炒菜、凉拌的藕是种在田里,两种藕是两个品种。
用什么方式煲汤、用什么锅煲汤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什么藕煲汤。
湖北地处长江中下游核心地带,是有名的千湖之省,湖北的城市、乡镇大多依水而建、伴水发展,有名的河流如网密布,“三江”(长江、汉江、清江)纵横,“三库”(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漳河水库)云集,“三湖”(洪湖、梁子湖、大东湖)交错,而且,湖北地处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有了水和气候这两大自然条件,莲藕这种水生经济作物就有了先天于别的地域的优越的生长和生产条件了,湖北的莲藕,含淀粉高、高达10~20%,含蛋白质也高达1~2%,湖北洪湖一带的莲藕莲子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分别高达40~50%和19~22%,而且都含有多种维生素,是优良的水生蔬菜和副食佳品,莲藕在全国的栽培面积在50~70万hm2,湖北省面积就有9万hm2左右,其中洪湖种植面积在5hm2左右。
洪湖莲藕莲藕形状长、细,淀粉含量丰富,煮汤易烂。洪湖莲藕也有移摘洪湖别处的,如武汉蔡甸,但别处的***山泥长出的莲藕短、粗,煮不烂。洪湖历史上属云梦***部的长江泛滥平原,地势低洼,在地质反复演变过程中,大量的水生动植物沉积,产生了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的丰富的腐殖层,形成了洪湖地区特有的青泥巴土壤。洪湖青泥巴土壤自身肥力足,质地细腻柔软,抓肥能力强,非常适合莲藕生长,种出的莲藕形状长、饱满,淀粉含量丰富,口感粉滑,汤汁鲜甜。洪湖的莲藕排骨汤是一道传统名菜,属于鄂菜系,制作原料主要有猪排骨、莲藕、盐等。是千湖之省、水乡泽国和莲藕之乡的湖北名菜。在湖北,素有“无汤不成席”的说法,举凡筵宴,压轴戏必然是一罐鲜醇香美的汤。湖北人爱喝汤,也很会做汤,莲藕排骨汤、瓦罐鸡汤、鱼圆汤均为汤中佳品,待客上选。尤其是用被誉为“水中之宝”的洪湖莲藕做出来的“莲藕排骨汤”,更是极具地域特色,浓缩了荆楚美食文化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