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子肉的正宗做法川味?
工具/原料
猪肉(肥瘦) (500克)
食盐 100克
猪油 300克
步骤/方法
1/5
分割: 精选汉源高山上等的农家土猪肉,将新鲜猪肉分割成若干小片,取500g猪肉即可。
2/5
码盐: 取100g食盐和50g汉源花椒,装入钵子中,将新鲜的猪肉摸盐均匀,然后腌制2-3天,这一步尤其重要。盐的多少和摸盐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到坛子肉最终的味道和口感。
原料:五花肉、黑豆豉、盐、油、辣椒面、孜然粉、八角粉、生抽、芝麻、鸡精、糖、生粉。
做法步骤:

第1步、五花肉用盐,甜酒,孜然粉,生粉,八角粉,辣椒粉揉匀腌制一至二天入味

用料、带皮五花肉800克,冰糖15克,酱油1炒勺,葱半根,姜半块,花椒30粒,枸杞山楂适量,八角一个,香叶五六片
做法
步骤 2、温热水洗净
步骤 3、炒锅内放冰糖,熬化,炒出糖色,然后下肉,姜片,煸炒,目的为出油,加入酱油煸炒。
主料: 猪肋条肉(五花肉) 750克 猪肉(瘦) 250克 调料: 腐乳(红) 30克 八角 10克 甜面酱 50克 白砂糖 20克 料酒 10克 盐 10克 小葱 50克 大蒜 50克 姜 25克 植物油 30克 各适量 李记坛肉的做法:
2. 葱切段,姜切厚片;
3. 腐乳用筷子弄碎;
4. 勺上火,加底油,油热下入肉块,用大火爆炒,下入糖,翻炒;
川菜炒菜口诀?
一、鱼香昧型:特点:咸甜酸辣,四味一致,姜、葱、蒜香突出。配料:盐、酱油、味精、醋、白糖、泡海椒、姜、葱、蒜、料酒、淀粉。
二、家常昧型:特点:咸鲜微辣、略带回味配料:盐、酱油、味精、鸡精、泡椒末、萋葱蒜、豆办酱、白糖、醋、料酒、淀粉。 (加鲜椒是宜宾的口味)
三、麻辣昧型:特点:麻辣咸鲜,并带姜葱蒜香。配料:花椒粒(油、面)泡椒、豆办酱、海椒面、红椒油,干辣椒节,刀口海椒、香辣酱、辣椒丝、盐、味精、鸡精、鲜汤、姜、葱、蒜、料酒、淀粉、胡椒、白糖、醋。
四、荔枝辣香味型:特点:酸甜咸鲜醇正,辣麻香味突出配料:醋、糖、盐、酱油、味精、鸡精、鲜汤、干海椒节、红油、花椒粒、姜蒜、葱丁、料酒、淀粉。
五、怪昧昧型:特点:咸甜麻辣酸鲜香,七味一致 ^配料:盐、酱油、白糖、花椒面、花椒油、红油辣椒、醋、味精、鸡精、鲜汤、香油、芝麻酱、熟芝麻、姜、葱、蒜。
川菜有那些传统蒸菜?
1、清炖羯羊肉
此菜为八大碗中的头牌,集家常清炖羊肉和传统糊羊之美味于一碗,先***火慢炖,再由武火笼蒸两个多小时,食之汤清肉香,厚而不腻。
此菜以净牦牛肉为主料,佐以红烧五香味汁先煨后蒸而成,色泽微红,汁浓味厚,口感松嫩筋道,咸鲜适口。牦牛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域,体躯高大,心肺发达,肌肉紧凑,筋骨壮实,港澳市场把牦牛肉誉为“肉牛之冠”。
川菜是什么省的?
1、从源流上说起,现今川菜的概念主要指以“四川省”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菜系。四川包括古代的巴和蜀,再早就是两个部族,大约在商周时期,开始建国。巴国是以今天的重庆为中心,蜀国是以今天的成都为中心。
2、当时的巴国就以物产丰富著称,《华阳国志·巴志》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鱼盐茶蜜”。当时使用的调味品已经有卤水、岩盐、川椒。蜀国则是“山林泽鱼,苑囿瓜果,世代节熟,靡不有焉。”
3、这里的川椒是花椒,不是辣椒。辣椒是外来品种,明代才传入中国,在川菜中大规模使用已是清末,而且最初也只是少数的几个菜有。所以辣椒并不能算是川菜的最明显特征,更算不上灵魂。